为官莫贪——家书之六
这封家书很特别,不是写给我的家里人的,因为我家里人都是农民,没有一个当官的。
写这封家书很犹豫,担心引起不同反响,引起争论,招来怨恨。但思来想去,为了家乡人好,还是写两句。不是说教,只是想与那些在家乡为官的,或将来可能为官的乡亲,不管是在家乡为官,还是在外面为官的,说点
2017-12-28 21:12家和是宝——家书之五
家,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却是每个人最大的心灵寄托。
家,有父母的呵护,有兄弟姐妹的牵挂,我们生在家,长在家,喜怒哀乐留在这里,生命的根扎在这里;家,有配偶的爱,有儿女的情,生活的酸甜苦辣源自这里,情感的港湾在这里。
家,如果我们是一条河,她就是河的源头;如果我们是枝叶
2017-12-28 21:12俭以养德——家书之四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经济社会比过去有了较大发展、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提高的情况下,更应该提倡节俭。
俭,是一种美德,决定人生成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古人对“俭”字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阐述。富裕者,克勤克俭,始终保持进取精神,才能够继
2017-12-28 21:12家,在辽宁省建昌东岭下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小村四面环山,东西狭长,方圆十数里,居住着几百户人家。
小村的南面,六股河如玉带般飘过,清凌凌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白云,一路清歌远去,沿岸杨柳依依,阡陌纵横。大坝上那条小路,也是我曾经的求学之路,弯弯曲曲的通向远方山林和烟霭深处。
小村的北面,两座山
2017-12-28 21:11我是在六股河畔长大的,对这条河有着很深的感情。
六股河,是我们儿时的乐园。儿时的很多记忆,都和这条河有关。小时候,听老人们讲民谚: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由于盼望春天的到来,每年到了七九前后,经常跑去河边,看看河套里的冰开化了没有。而随着春风送暖,万物复苏,冰融雪化,村前的小河便流淌着清澈的河水,河
2017-12-28 21:11身边一些五十岁左右的朋友,一个又一个地离婚了,有了新欢,有了小孩。
每当听到这样的消息,心情都很复杂,很难过,没有心情为他们祝贺。
在这支离婚队伍中,很多人也都是苦出身,家境贫寒,当年恋爱、结婚,基本上是现在所说的裸婚,没有钱,没有房子,没有地位,几乎什么都没有。但是,女方没有嫌弃他,嫁给他
2017-12-28 21:11快过年了,鞭炮声一天紧似一天地响起来。出门在外的人们,开始从四面八方往家里奔,虽历尽千辛万苦,哪怕在拥挤的火车上站上几十个小时,在冰冷的车厢连接处蜷缩几天,可心里却是美的,因为他们奔向的,是心灵的归宿,是魂牵梦绕的圣地,只有到了那里,才有真正的欢乐。
望着那些背着大包小包的人们,脸上挂着幸福的笑
2017-12-28 21:11家乡的五月,正是初夏时节。满山遍野的杏花、桃花、梨花、槐花相继开放,如锦绣般的画卷一页页掀过,而翠绿的群山、嫩绿的杨柳则是这画卷的底色。这气势磅礴、色彩斑斓的画卷,正是家乡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绘就。
家乡的五月,正是播种希望的时节,正像繁花过后,果实初成,孕育着无限的丰收希望。农人们用汗水播下的种子
2017-12-28 21:11现在又很多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等。而很重要的一个观——生死观,很多人却避而不谈。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任何人都回避不了这个问题。
人生下来,就注定要死的,没有人能万寿无疆。但是,认真考虑在死前怎么活着的人却不多。因为孩童不懂这个事情,青年人精力旺盛、富于
2017-12-28 21:11农民工,一个貌似带有歧视色彩的名词,说的是那些离开农村外出打工的人。明明是做工,在称谓上还不忘加个农民两字,似乎是要给这个群体永远打上一个农民的烙印。
城里很多人瞧不起农民工,甚至一些农民工自己也瞧不起自己。不管瞧起瞧不起,农民工在共和国建设史上发挥的伟大作用是客观的,他们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
2017-12-28 21:11-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