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王一帆)“其实,也是舍不得离开的,对吧?”我自己问自己。

    每每想开始起笔写写支教15天的故事,却又不知道从何写起,这时才会真正体会到了内心的感情有的时候的确是不能够由文字表达出来的。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记录下来和其中一个孩子的经历。这个故事,从到达七家村的第一天开始。

    初次听闻他,是队

  • (作者 曹金维)15天的支教生活很快就到了尾声,离别的前一晚并没有很大的离别气氛,可能是离别还没有真正的到来,16个人有些人待在办公室里做着各自的工作,闲来无事的人搬了椅子坐在操场上吹着夏日的风聊着天,看着在其他地方看不见的七家村的繁星。

    更晚一点之后,有人组织排练第二天的节目,有点尴尬,但更多

  • (作者 裴闻君)下乡回来已经有很多天,脑海里还是不断涌现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的种种情形,回到宿舍会和舍友描述那里可爱的孩子们、队员们带给的无限惊喜或惊吓,感动或感慨,回到家会和家人讲述支教中的成长经历、生活中的跌跌撞撞不断上演囧事一箩筐。好像那里变成了第二个故乡,一直在不停地呼唤我们。

    从最初一种

  • (作者 裴闻君)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结束了。在这次支教活动中,我学会了许多课本上的知识,同时也认识到很多年纪比我少或者少很多的朋友。他们那些天真的笑容让我们觉得这次的支教活动真的很有意义,并且我也从他们的作业中明白到现在的小学生真的要学很多知识,甚至比我们小时候学得要多和难。

    支教的第一天,我抱

  • (作者 寇旭东)还记得那日,天高云淡,碧空万里,我们一行16人从高楼林立的城市来到绿树成荫的七家村,转眼间,短短15天就已经结束,我们来不及说你好,却要说再见!

    要说来到这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那就不得不提这里人见人恨的蚊子大军了,对于我这种易过敏的人来说,被蚊子咬上一口便会红肿起泡,甚至脚部肿

  • (作者 王敏)十五天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在漫长的生命里我们的相遇也许像那烟花一样稍纵即逝,但所幸这段美好的回忆足以温暖人心、足以我青春迷惘。

    儿时的记忆中也有这样一所小学,事事亲力亲为的校长,活波好动的学生,矮矮几间平房做教室,斜斜后院竹林为园景,虽然物资不及别人家的小学,但却胜在温暖。此次下

  • (作者 吴雪琦)半个月的支教生活,对即将进入大三的我们而言,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这段时间里,老师和孩子们之间有过亦火气亦清凉的故事,队里的成员间有过摩擦,完成各项任务时遇到过很多问题,如果说一定要总结一下感受,那我会说:不后悔。我十分珍惜这十五天里的所见和所感,因为这些在平日的生活里都无从获知。除

  • (作者 韩宝亭)十五天转瞬即逝,支教生活也即将画上句号。仔细回想,十五天的朝夕相处,让我们一点一点走进孩子的心,了解他们世界里的喜怒哀乐,在帮助他们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实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正在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谁说老师们不需要成长,在教育的洪流中,我们期待师生的共同成长,而这种成长是互

  • (作者 张合慧)三下乡已临近收尾,是时候做一个归纳性的总结了。大概可以归纳为环境的狭隘造成眼界的局限,教育设施的匮乏降低了孩子全面发展实现的可能性,老师的学识程度为孩子们接触更多的知识造成了隐形的屏障,极少的家人陪伴产生的性格上的孤独叛逆等诸多问题。

    我认为这些无论是物质上的亦或是精神上的不足是

  • (作者 姜文川)三下乡的日子进入倒数阶段了,最初,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参加了这次三下乡活动,现在回忆起在这次支教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唱歌和玩耍的情景,真的让我好像回到了我的童年时代;看着他们一张张笑脸,朝气蓬勃的样子,我真的由衷的欢喜。回顾这一次三下乡活动、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