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的夫)今天是支教的第13天。在这短短的支教过程中,感悟颇多。
无疑,支教中上课的过程是非常疲惫的。我被分配到教一年级,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在三下乡前期准备时精心准备好每一节课的教案,想了很多突发状况的处理方法,买好了各种药品及生活必需品,满带一身气力来到七家村小学。
跟我想象中的有些
2017-07-21 16:17(作者 王宇佳)中国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种类丰富,造型多样,形状美观,多数结种简单易学。适合教学。于是一直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我,在当初选择手工课教学内容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两种易于上手的中国结——平结和吉祥结——作为了教学内容。
这两种中国结固然简单,但对于小学的孩子们来说却不容易理解掌
2017-07-21 16:17(作者 张笑仙)不知不觉中度过了12天,好像昨天我们才乘着志愿者协会的车来到七家村小学。下车和小朋友们打招呼,转眼离道别只剩下三天。伤感的气氛越演越烈,没有一丝丝祛意。在紧张的工作中时不时的抨击着你的心情,复杂焦灼。
早上看清晨的阳光和一张张笑脸,缓缓从坡下移动上来,“老师好”,“你好”迎来一天
2017-07-21 16:17(作者 文岐麟)支教到了后期,我发现自己的耐心已经远不如刚开始那样,学生们的调皮和不配合让我失望。愤怒,我忍不住有点破罐破摔。这让我自己有点恼火的同时,也让我特别敬佩那些真正的职业教师。她们远远不止十五天的执教经历,虽然不是永远不变的稳定心态,但是总能调节过来---这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他们永远能贯彻
2017-07-21 16:17(作者 曹金维)已经是支教的第十一天了,好像在支教过程中发生了许多事,但要我详细说一句又好像每天都是这样,上课,备课然后自己是宣传组的成员所以每天还有投新闻稿的任务就没有其他了,但是小朋友们总会让我感觉很心疼。上周组织了运动会,小朋友们都很活跃也很调皮,有点欢脱过头了,导致队友们总是在太阳底下跑来跑
2017-07-21 16:17(作者 韩宝亭)转瞬间下乡时间已过半,在这为数不多的日子里,我一点点品味着留守的含义。始终坚信在每一份留守的背后都有一份坚定,坚定的守望,并坚定的成长。
或许,在孩子的眼中,留守,只是学校门口那张牌子上的一个名称,只是两个最普通不过的汉字,在留守中,他们依旧快乐地成长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懂留
2017-07-20 16:35(作者 梁广华)昨天跟一个益阳本地的叔叔交谈,说到了三下乡的事。他说他的女儿也参加了三下乡,我带着一股得到认同的欣慰毫不犹豫地回了一句“那很好啊”,只不过两人的情绪并不像我预想中那样得到了联通,他神色平淡,甚至转而向下的眼神中还透着一丝无奈,“你们做这些其实也没什么作用”。一如晴天霹雳,一个看似大家
2017-07-20 16:35(作者 文岐麟)一直以来,教育在我的观念里都有着很重要的位置,这是思想文化的输出与传承,作为一个被教育者,我可以经历恍然大悟,厌烦,专注等等种种一个作为倾听者,接收者能够经历的一切感受,可是有一种感受,只有当你作为一个教育者时,你才能体会。忐忑的谨慎,不停的去反省。对自己的不自信与自信,对学生的态度
2017-07-20 16:35(作者 文岐麟)来到七家村已经两天了,其实课程任务不算繁重,但是每天依然感觉很累--忙于交心。教知识容易,交心难。虽然是一群小毛孩,可是由于成长在缺少爱意及交流的成长环境中,他们都筑起了厚厚的心防,你不知道那条线在哪里,前一秒可能他还在对你笑,下一刻却又发起了脾气。幸好,我自己也还没有脱离小毛孩的行
2017-07-20 16:35(作者 王一帆)晨光熹微,天色初明,七家村的一天从早起的孩子们踏入校门的欢笑声中美好的开始了。
选择三下乡实践,是初入大学时的一个目标。常常听学长学姐们提起三下乡的种种,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听到了这样一句话:“在师大四年,你不去一趟三下乡,你的大学生活大抵称不得圆满。”的确,身为师大学子,又是教
2017-07-20 16:35-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