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苏浙公学旧址作为新四军旧址群中的一处,为其拥有“江南小延安”的美誉贡献了一份不可缺少的力量。其与兵工厂、江南银行、后方医院等旧址并列,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能够自主运转的多功能体系。
在探访了苏浙公学的办学及历史后,我的体会能够大致概括为三点。
首先,无论在什么样的时期什么样的境况中,都
2018-07-16 16:47“红色地标”行动——湖州市红色场馆寻访在参观新四军旧址群众关注到了在新四军区创办的苏浙公学。为了后备干部和各方面的人才,军区在台基村创办了苏浙公学,苏浙公学于1945年创立由粟裕任校长,江渭清、骆耕漠任副校长,周林、张日清、吴肃任教育长。
苏浙公学旧址原为清末的张氏民宅,张氏是清末的大户,房屋座
2018-07-16 16:46白墙黑瓦马头墙,位于湖州市长兴县槐坎乡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大院掩映在一片古木之中,在它周边的崇山峻岭中,分布的苏浙军区旧址有18处,有苏浙公学、银行兑换所、兵工厂、被服厂、修枪所、后方医院、报社等,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于一体,是个“江南小延安”。这里的一屋一舍、一草一木都记录着新四军官兵与人民
2018-07-16 16:46随着时间的渐渐流逝,那段烽烟滚滚的日子似乎正在离我们远去,和平带给我们的是安逸,而战火给我们留下的是伟大。
此次的实践采访活动我们去到了位于长兴的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与江南红村,这两个地方虽紧挨着,但是其主要服务的方向却并不完全相同,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主要是文化普及、传播功能,向我们展示那段历史岁
2018-07-16 16:467月14日,天气晴朗,惠风和畅。不知不觉中,暑期实践活动已过去一半,今天是第九天,红色文化寻访团来到了苏浙公学。
新四军苏浙公学旧址位于槐坎乡十月村台基自然村,长兴县的西北部,距县城27公里。苏浙公学旧址群景区以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为中心,星状分布在苏浙皖三省交界的浙江省长兴县槐坎乡和白岘乡
2018-07-16 16:462018年7月14日,文学院“红色地标”湖州市红色革命文化场馆寻访实践团在长兴新四军苏浙公学进行了调研活动。
1945年1月为响应“各地区应即开建设公学”的指示,苏浙军区于1945年1月创立苏浙公学,短短几个月内,有上千名学员毕业,走上了抗日的工作岗位。
它的基础是从彭雪枫大学和苏中公学抽调
2018-07-16 16:46七月十四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红色地标”实践团队成员深入新四军苏浙公学旧址进行采访参观。苏浙公学直属苏浙军区领导,它的基础是从彭雪枫大学和苏中公学抽调南下的工作人员和学员,由粟裕担任校长,江渭清、骆耕漠为副校长。校址设在槐坎乡十月村台基自然村。旧址为清末大户张氏民宅,占地面积634平方米。
沿着
2018-07-16 16:467月14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红色地标”行动——湖州市红色革命文化场馆寻访实践团来到了长兴苏浙公学进行了相关走访和调研。
据相关了解,在抗日战争后期,为培养新四军干部,粟裕领导的新四军苏浙军区根据中共华中局关于“在各地立即开办建设公学”的指示,于1945年2月在浙江省长兴县槐坎乡十月村台基自然
2018-07-16 16:462018年7月14日星期六,实践小组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来到新四军苏浙军区的“苏浙公学”,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红色文化。
苏浙公学是由苏浙军区创办的一所江南“抗大”,公学的主要授予学员与新民主主义有关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课程,是为了培养抗日建国的人才。苏浙公学继承了抗大“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
2018-07-14 18:202018年7月14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红色地标”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顶着烈日,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苏浙公学旧址,探访新四军干部学习的足迹。
抗日战争后期,根据华中局1944年发出的“各地区应即开建设公学”的指示,苏浙军区创立苏浙公学,培养有志气有作为的军区干部,为日后解放战争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干
2018-07-14 18:19-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