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从生命属于了乡村,家军便与乡村有了难以割舍的情缘。
家军生命中的乡村,临水而居,也就是他笔下多次提到的白马河。他从小在乡村长大,乡村有他的情,有他的痛,有他的根,有他的牵挂,他走得再远,依然情系在其中。在家军眼里,故乡就是精神的家园,是心灵的滥觞,他就是故乡的私淑弟子。故此,家军的散文
2021-01-11 10:55一
面对乡土,我们并不孤独。
说白了,乡土的特质就是朴实。著名作家雨袂独舞曾写下这么一段话:远离了故乡,游子才明白,原来,故乡的鸡啼、犬吠、蛙叫、蝉鸣都是歌。
倦鸟终归巢,落叶终归根。每一个人头顶高天,哪怕像小鸟儿一样能够在天空飞翔,起点和落点依然是地面,脚踏实地,心才不会空虚。现在的家
2020-06-10 10:16一
对认识家军的朋友来说,阅读他的作品可以加深对他的了解,因为他是如此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而对于陌生的读者朋友来说,如果他愿意静下心来阅读家军的散文,至少也可以从中看到家军的人生阅历,甚至他的精神气格;至少可以从他的文字中,知道一些人,一些事,知道家军的经历,知道他对人生的思考……
2020-06-10 10:14一
生活是两面坡。
在散文这片土地上,家军勤于耕耘,他的散文越写越淡定自然,越写越清俊醇厚。我曾执拗地认为,优秀的作家必定是面向故乡写作,每一篇每一部作品都是一次朝向故乡的精神扎根。更何况是在燕赵大地——这片已恣意生长出丰硕文学果实的土地上,作家与生俱来便携带一股来自乡野之间的灵气。
家
2020-06-05 17:07一
在家军的笔下,童年是美好的,家乡是美丽的,生活是美妙的。
读家军的的散文,其实让我更多的了解了家军的童年。他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用近乎完美的修辞,极尽丰富而美妙的想象力,把一个对我来说是个世外桃源的乡村描写的亲切、自然、古朴、如诗如画。他的文字把我带入了一个平时只有靠遐想,胡思乱想,奇思妙
2020-06-05 17:05一
自从生命属于了乡村,家军便与乡村有了难以割舍的情缘。
家军生命中的乡村,临水而居,也就是他笔下多次提到的白马河。他从小在乡村长大,乡村有他的情,有他的痛,有他的根,有他的牵挂,他走得再远,依然情系在其中。在家军眼里,故乡就是精神的家园,是心灵的滥觞,他就是故乡的私淑弟子。故此,他的散文中
2020-06-05 17:01一
冯雪峰的出现,彻底击碎了沈从文的“三人行”大梦。
姑妄言之,姑且听之。如果没有冯雪峰的突然插入,沈从文有可能会实现他和丁玲与胡也频之间的三人行美梦。当然了,这只是一种假想而已。但你实现不了的,别人不一定实现不了。你做不到的,不代表别人也做不到。冯雪峰就实现了他和丁玲与胡也频之间的三人行大
2019-08-08 13:40一
1925年,丁玲和胡也频同居了。日子不多,二人就把住所搬到了香山。毕竟是新婚燕尔,那段时间对两个年轻人来说,生活是非常甜蜜的。偏巧,沈从文则经梁启超和北京大学教授林宰平的介绍,到香山慈幼院图书馆当办事员。
于是,这三个人,在1925年的秋天认识了。
三个年轻人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
2019-07-31 17:19一
1924年夏,胡也频与丁玲在北京相识。
梦里寻他千百度,不想佳人在眼前。初识丁玲,胡也频眼前发亮。这不就是自己梦思夜想的佳人么。他可就动了心思。对于胡也频的心里动态,丁玲哪里会晓得,她那个时候正为疼爱的弟弟夭折而痛苦万分呢,哪还有心思聊骚。
当胡也频得知丁玲为失去家里的弟弟伤心欲绝时
2019-07-25 17:21一
民国出奇女,丁玲更是个惊世骇俗的女子。
丁玲本不姓丁,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1904年10月,她出生于湖南福安县一个书香世家。她的母亲佘曼贞是晚清一个知府的女儿,父系的官职更高。蒋氏家族富甲一方,可谓人丁兴旺,家趁人值,光是丁玲一家就有200多间房子
2019-07-15 17:02-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