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蚊子

    先打招呼哼几声

    汝若麻皮它就叮

    吮血不看僧佛面

    身价高低都相同

    墙壁爬着一小虫

    看似叮我小元凶

    一挥巴掌打击去

    浮雕周围血染红

  • 家乡的石碾子

    在当今市场上一个卖辣椒面子的客商那里,我看到了石碾子,我伫立静观,睹物生情,脑海中昔日家乡农村使用石碾子加工粮食的情景一幕一幕浮现出来。

    改革开放以前,在我们这秦岭山区,每个村子里,都有石碾子,少则一台,多则两三台,笔者的家乡,居住着40多户人家,有两台石碾子,一台安放在村子的

  •  父 亲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没有念过书,从小就跟着爷爷学做庄稼活,到长大成人,庄稼活样样都学会了,成了做庄稼的全把式。

      父亲的大半生都是在旧社会度过的,在我们这贫困山区,耕地瘠薄,粮食产量低下,一个农民家庭即使种上几亩地,一年收的粮食也难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我们家就是这样

  • 冬日走山乡

    王重明

    入冬一场雪后,我有兴去农村山乡走走,看看冬天的情景。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奔跑着,山峦逶迤迎客进,树木婆娑扑面来。说起冬天,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过去。在加入农业社以前,到了冬天,人们怕冷,门户紧闭,富户人家坐在木炭火旁,品茶饮酒,进行消闲;穷苦人家,或坐在炕头上,或坐在炕洞

  • 小时候

    我牢记母亲的话

    咱山里人祖辈无文化

    你要好好学习

    将来支撑起这个家

    母亲的话

    激励我刻苦学习

    鼓舞我不断奋发

    长大后

    母亲的话在我心中升华

    它由小小的一盏灯

    变成火炬

    变成灯塔

    指明我前进的路

    一个人活着

    为小家为大家为国家

  • 油灯的记忆

      王重明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邻居张老太太家里看到了油灯,它使我在惊异之余,又想起了自己童年和青年时期的艰辛岁月。

           我家住在秦岭南部的贫困山区,解放前,广大农村到了夜晚,家家照明都点着油灯,那时候点灯用的油

  • 扁担客

    王重明

    解放前,在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东秦岭商洛山区,活跃着许许多多的以肩挑扁担搞运输的农民,人们称他们为扁担客。

        扁担客出远门长途担脚时总是头戴草帽,身穿粗布衣衫,腰间系着带子,小腿上绑着裹缠子(一种四寸左右宽的带子),肩上围着用布缝制的半寸厚的圆形肩围子。肩扛扁担,手

  • 上一页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