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 女 两

           大奎40岁那年,妻子一病不起,离他和10岁的女儿桂花而去。从那时起,王大奎便一半男一半女,既当爹又当娘,抚育女儿成长。   

           光阴如流水,一晃10多年时间过去了,如今王大奎已是50出头的人了,眼看着女儿成了大姑娘。女儿迟早是要出嫁的,女儿要是走了,他

  • 好人有好报

    王重明

    王庄的王实在骑着摩托到镇上去办点事儿,刚一出村,远看一位老太太挎着一个蓝蓝,慢慢腾腾的在路上走着,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一个熟人,他常叫人家三姨。王实在停下车,忙喊:“三姨,你老到哪里去。”老太太说:“我到镇上去。”王实在说:“那好,我也到镇上去呀,坐我车,把你捎上。”他扶老

  • 买饲料

    王重明

    川口村养鸡专业户王志华,在县上办完购饲料手续后,便急忙回到家里,忙活着他的事情。

    王志华是远近闻名的能人,他靠着自己勤劳好学,胆识过人,在川口村办起了第一个养鸡场。几年时间,他家从经济上翻了身,住上宽敞明亮的小楼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王志华忠厚老实,待人和善,乐于助人,在

  • 山 路

    王重明

    我家在东秦岭商洛山中,我生在山区,长在山区,后来又工作在山区。我这一辈子,从幼年到老年,一直走在山路上。儿童时期,我的生活圈子很小,整天就在我们村子周围的山路上走来走去。十二三岁上初中,我才离开家乡,翻山越岭,涉水过河,步行60多华里山路,去县城上中学,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坚

  • 节至清明春景盈 莺歌燕舞百花红

    江流不尽泛清波 田野无边叠翠层

    胜事勃兴遍大地 富潮涌动满乡城

    惜时敬业人奋进 圆梦征程疾步行

  • 野菊花

    王重明

    野菊花,花儿不过铜钱那么大,10多片细长椭圆形花瓣儿,围绕着绿绒绒圆形花心开放着。我们这里的野菊花,叶子株干全是深绿色,花儿都是黄颜色。你若走近她,一股清香会扑鼻而来。所以,常看到一些人总是採上几株。拿在眼前看看,放在鼻前闻闻,心中发出赞叹“不起眼的野菊花,还真香哩!”

  • 陈年往事

    王重明

    我的幼年是在万恶的旧社会,是在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东秦岭山区度过的,尽管只有短短的17年时间,但我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至今叫人难以忘怀,我想把它记述下来,当今的人看了也许会得到一些启迪和裨益的。

    一件荒唐的事

    12岁那年暑假,一天中午,我和几个伙伴背着竹编的笼

  • 母 亲

    又是一个清明节,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人们三三两两,带着供品和纸钱去祭祖。远近的鞭炮声,不时地噼里啪啦在空中回荡。我和儿孙们又一次来到母亲的坟墓旁,摆好祭品,我们坐在已经吐出嫩芽的草地上。我招呼大家围拢过来,便向他们讲述母亲的生平。

    我的母亲叫周冬花,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中等个头,

  • 深山区风情录

    王重明

    这里所说的深山区是指秦岭南坡,属我们商洛市辖区内的中山和高山地区,以西部、北部分布范围较广。深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昔日交通闭塞,贫穷落后。深山区的沟沟岔岔,居住着本地人,也散居着从湖广、江浙迁来的“下湖人”、客家人,他们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经过碰撞,交融,渗透,形成

  • 山乡趣事

    1,面人的故事

    “记性少,忘性多.忘记给面人捏耳朵."这是在大荆地区广为流传的歌谣.

          说到面人,还有一个小故事哩!

          在旧社会,大荆某村一农户,晚春时节,请邻里几个人帮他家锄地.他们荷锄出门下地.掌柜的(男主人)回头对媳妇说:"今天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