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上秋韵(散文)

    喜欢秋天,尤其喜欢塞上晚秋的风韵。

    因为那里秋来早,每年仲秋,只要条件允许,都要到那里感受塞上晚秋萧瑟秋风的爽,观赏秋山红叶的美。

    那里的秋天,没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萧瑟洪波;看不到“晴空一鹤排云上”的雁阵;闻不到江南金桂袭人的馨香;也没有“八月胡天即飞雪”的景观

  • 玉簪花开了(散文)

    初秋的植物园,几场秋雨后,那些林荫绿地里,开满了玉簪花。每年到了这个时节,我都会满怀深情,在花间浏览,享受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

    走在园林甬道上,凉爽的秋风送来玉簪花熟悉的馨香。沿着花香袭来的方位,放眼望去,那些隐藏在林荫下玉簪花正在蓬勃绽放。密密匝匝的心形叶片绿得深沉、

  • 音乐随想

    上世纪90年代,我去云南旅游。当我们随着导游走进绿荫掩映的傣家山寨时,从一片美丽的槟榔林里传来一阵优美的乐音。那乐器发声类似双簧管,甜美、柔润;曲调旋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韵。想不到这深山野寨,荒蛮之地还会有如此动人的天籁之声!

    我喜欢音乐,尤其爱好器乐。于是,一颗好奇心驱使我悄悄离开

  • 布谷声中忆乡情

    初夏的园林,空气湿润,凉爽宜人。高大、挺拔的梓树,枝头上那层繁花已经被阔大的叶片取代,放眼望去,林木葳蕤,绿意盈盈。阳光透过遮天蔽日的绿网,在林地上洒下一道道斑驳的图像。

    忽然,几声鸟鸣从密林深处飘来,那声音嘹亮,空灵,还带几分忧伤。不是喜鹊的喳喳,不是麻雀的唧唧,哦,想起来

  • 大红门里海棠花

    上世纪80年代,我从部队转业进了 “大红门”,当年,那是保定市委、市纪委机关所在地。

    这座历经清王朝8帝,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观承等59位总督任职的大清直隶署衙,因其高高的台阶上有两扇威严、厚重的朱漆大门,老保定人习惯称其“大红门。”这个沿袭数百年的官衙,自南向北,在一

  • 猴子和他的“小鸟”

    猴子的宝贝是三只刚刚孵出来的小鸡。但他喜欢叫鸟,而不承认是鸡。其实他还分不清楚鸟和鸡有何不同。

    那天,随着疫情缓解,公园开放了。在家圈养了两个月的猴子,早就烦了,整天念叨这要去公园玩。妈妈上班前,把他包装得严严实实,放在姥爷的自行车后座上,嘱咐一句,去吧,听姥爷的话。{p

  • 少年樵夫

    少年时,贪睡,觉总睡不醒。清晨,我讨厌母亲用铁勺刮锅底的刺耳声,那声音比课间调皮的男生用指甲挠玻璃窗更甚,像蛇一样钻进我的耳朵里,浑身起鸡皮疙瘩,顿时,睡意全无。

    我知道那是母亲无奈之举。在缺粮少柴的年代,她每天清晨起床点火做饭前,习惯持一把长柄铁勺,把胳膊伸进灶膛,用勺子刮下头天

  • “其甘如荠”野菜情

    人间三月,天气晴朗,暖阳和煦,春风骀荡,一个难得的好天。宅家两个月了,在疫情有了明显好转后,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落寞,走,挖荠菜去!

    荠菜是春天采野菜的首选。它营养丰富,不仅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钙,其所含的粗纤维、胡萝卜素还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荠菜性味甘、平,还有和脾、利水

  • 颜值

    不止一次了,每当遇到熟人,常会听到那句令人不快的招呼:“啊呀,几年不见,你真的老了!”我只能用那句套话回敬,“可你还是那么年轻。”“是吗?”对方一脸满足走了,而我心里好一阵堵得慌。

    我欣赏对方的直率。但是我并不喜欢这种人,因为他们不懂得体谅他人。

    有时也会有不一样的反应,“啊呀,你

  • 暮年乡愁

    故乡没有让文人艳羡的厚重文化底蕴。在悠远的历史长河里,这里曾是北国边陲之地。边塞诗人、天朝使者,曾经从此路过,留下步履匆匆的脚印,但是他们未曾留下只言片语,哪怕是后人虚构的故事。

    故乡有山有水,但是没有让人记得住的名山、秀水。地方志上只记了一条流经的河川,以及河边小村的名称。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