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文仕红

    三月的倒春寒依然料峭,我们这里俗称“冻油桐花”。许是北方扬尘天气的影响,天空灰蒙蒙的,有疾风吹来,油桐树发出哗哗的声响。经过几天的“折磨”,油桐树开始显露出嫩黄的花骨朵,在以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满山遍野,白中含紫的花骨朵次第开放,妖娆耀眼。 漫步在油桐树林间,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花香,

  • 文/文仕红

    乡村夏天的夜晚是不缺少炊烟的。

    黄昏时分,晚霞漫天,被炙烤了一天的大地渐渐归于沉寂。家家户户的屋顶开始升起袅袅炊烟——开始做晚饭了。还有一道炊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在院坝边“窝烟子”——把刚从田边地角砍来的青蒿、黄筋条、杂草等覆盖在点燃的干草上,压实。一股股浓烟夹杂着青蒿、黄筋条

  • 文/文仕红

    单位轮休,十天长假,成天疲惫于繁杂的人事和无情的竞争,正好放松放松自己。难熬车船颠簸和骄阳酷暑,名山大川就懒得去了;回老家吧,看看翻滚的稻浪,听听黄牛的哞叫,也不失一种很好的散心方法。

    有近十年没有走过回乡的小路了,小路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呢?我突然有了一种极欲亲近小路的冲动。对,

  • 文/文仕红

    70年代的生活是极其艰难的,尤其是猪肉供应极为紧缺,须凭票供应。没有肉票你是无法割到猪肉的。我亲眼看到,父亲为了割上一斤猪肉,硬是寒风中排了一天的队,最后才割上三两猪肉。

    那时农民要吃上一顿肉,更是难上加难。要等到快过年的时候,生产队的公猪圈才会开栏杀猪,然后根据你出工所得“工分

  • 文/文仕红

    今天是五一,昨晚单位聚会,多喝了几杯,忘记了给父亲打电话说五一不回老家。今早睡过了头,8点打开手机,便看见了父亲发过来的短信:五一会不会回来?正起床,父亲又打来电话说:他的腿昨晚无缘无故痛,想去县医院检查一下,问我可不可以陪他一下。

    我披衣出门,径直往县医院赶。到的时候,父亲已在

  • 文/文仕红

    《白蛇传》源于我国四大民间传说,讲的是千年蛇精白素贞和杭州凡人许仙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故事中有白蛇和许仙的浪漫邂逅,有许仙被惊吓而死的凄婉缠绵,有白素贞盗灵芝草的动感撼天,有水漫金山的惊心动魄……关于《白蛇传》的故事是母亲告诉我的。母亲每讲起这个故事的时候,略现沧桑的脸庞总会出现旁人

  • 文/文仕红

    从四川省通江县城出发驱车往东北方向,沿河道公路至两河口乡往左,汽车开始向山上爬行。该山路为新修,路况尚好,但有些偏窄。河下两山相逼,有让人喘不上气的感觉,但越往上行越开阔。至山顶,顿觉天门洞开,一片亮色。极目远眺,中为平坝,四面环山,一览无余,好一个“空山天盆”——空山坝!

    至空

  • 文/文仕红

    二爷爷是流落红军,双耳被炮弹震聋,跟他说话,声音得提高八度,不是说而是喊了。大家都知道二爷爷的“流落”,其实就是当了“逃兵”。每当有人旧事重提这段不光彩的历史时,二爷爷便会涨红了脸,青筋崩起,据理力争:“没有的事,没有的事。我打鬼子厉害着呢,一枪能穿三人......”大伙便笑,也不理

  • 我在成都糊油膏*

    ——我的打工经历

    *糊油膏,即做屋顶防水油膏。

    文/文仕红

    前言

    1998年我参加工作已满7年。也许是厌倦了每天面对学生的单调生活,也许是为了寻求心中的一个梦,春节过后,我随一名亲戚去了成都,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糊油膏生活。

    对于已经习惯学校生活、从未干过重体

  • 文/文仕红

    女儿属牛,今年九岁,在二小读四年级,成绩名列前茅,二胡也拉得有点演奏家的味道,老师喜欢,父母欣慰,学生吹捧,自己也沾沾自喜起来。今天回来说,老师夸她指挥全班最好,元旦节由她指挥小合唱;明天回来说,某某同学讨好她,请她吃冰淇淋了云云。那口气,那脸色,简直就是“唯她全班独尊”。更气的是,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