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
王琛懿
我的大舅姥爷去世了。
今天,我从微信群里看到舅舅与姥姥回乡的消息,因担心姥姥路上辛苦,在和妈妈通话时便提了一句,谁知竟得来这样的消息。妈妈定是觉得,这样远的亲戚,何况又已病了多年,不必给我另添心事。可是关于生死的思绪已在我心中萦绕了。
我确是忆不起大舅姥爷的音容笑貌了,
2016-09-23 08:57生煎颂
王琛懿
我于饮食一道本无讲究,然至北国求学以来,才发现自己每一朵味蕾都原是骄傲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礼拜堂定风针上铁公鸡施舍下来的肉”……再没有哪一种感觉比亲身实践过来得更深刻了,钱老的这几个比方,原本以为是夸张手法,如今看来却是现实主义的楷模
2016-09-23 08:57草原看云
王琛懿
今年暑假,我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第一次看见了草原上的云。
一朵朵的,并不是第一次从我眼中滑过,滑过似鱼游水底不带纤毫涟漪起。我在草原上看见了云彩,如同游子见着了床前明月,迁客听见了雨打芭蕉,李太白饮尽了一壶酒,李后主梦回故园春色。恍然又恍惚,遇见了冥冥中注定的,悸动的契
2016-09-23 08:57梦的赞美诗
王琛懿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歌颂梦想,却无人歌颂梦。也许因为它花非花、雾非雾,难以捉摸。梦想或能变为现实,却没人能抓住梦的影子,无论弗洛伊德、周公抑或庄周。
昔者庄子疑“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而解物化;东坡赤壁叹人生如梦,一尊酹江月。可是讨论哲学和人生的文字已经
2016-09-22 20:07一天
王琛懿
题记:今年76岁的王奶奶是黑龙江七台河北兴农场的退休职工,她老家是山东烟台海阳一个小村庄,19岁时响应国家开发北大荒的号召来到了这里,如今,她与老伴,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扎根在了这片黑土地上。
沉沉的睡眠,沉沉的梦。她看见自己,十九岁那年被人潮拥促着独个坐上了开往北大荒的
2016-09-22 20:07秋是一座城的心情
王琛懿
小城入秋,或许只消一夜的功夫。一夜雨如泪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或许连雨都不必,只是心绪一转,闭上眼再睁开,海就瘦了,清清奇奇的瘦;玛珈山也衣带渐宽减了丰腴。看见曾经合欢树上夹道的团团粉云铺了满地,就在心里说一声:哦,秋天来了。
来了来了,来得猝不及防,正
2016-09-22 20:04西行散记之四•鸣沙山与月牙泉
王琛懿
初见时,我是失望的。鸣沙山与月牙泉,这里已完完全全只是一个商业化的旅游景点了。鸣沙山失了古拙豪气,月牙泉失了纯澈天然,这里还剩下些什么吗?
也许是鸣沙山与月牙泉相依千年的那个美丽的爱情传说。也许是爱情,像沈三白与芸娘在坦途中夫唱妇随,歌尽岁月静好;也
2016-07-21 11:19对联一副
王琛懿
上联:先贤古圣百家诸子,四书五经遍览,
不论唐宋元明清诗词散文,书中自有清平乐,
叹五千年绝学,何人为继?
下联:西行北上三下江南,名山大川走过,
何况湘闽江浙沪亭台楼阁,旅者不畏行路难,
看八万里河山,由我纵横!
横批:读万卷书 行千里路
2016-06-30 11:47山 行
王琛懿
余自入大学以来,闭门读书,不知岁月。为惜此晴日,独下小楼,徘徊之间,忽见小径通幽,欣然拾级,才行五六十步,已远人境矣。
时值岁末,木叶尽脱,掩径遍野。日光泽布,粼粼跃金,富丽明艳尤甚,略无凄然之意。而四围阒寂,人鸟声俱绝,唯屐齿印处,沙沙作响,时有风弄林涛以和,此真黄钟大
2016-06-30 11:47忆江南
王琛懿
风弄影,
访月独登楼。
一缕笛声随雁去,
满江情思入海流。
清秋几许愁。
2016-06-30 11:47-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