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段很长的路

    我的兄长

    我原不知

    隔世只在一瞬

    我原不懂

    很长的路,你没走完

    大年初一

    夜风依旧,你如常

    忽来的病痛

    不待我与你再聊

    已成为你身后事

    再提,都是你生前

    如一阵乱棒,我全然懵傻

    再看母亲,撕心裂肺哭喊

    让泪水肆意奔下

    唤惯这三

  • 高校老师的职业不总是与学术相关,非重点大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源自日常生活的交往。十余年从教生涯里,公共课教师的特点学生早已成千上万,不同时候,总会被记起。今日学生微信询问如何处理一事件,在他们眼里我该是无所不能。该事件简单无比:学生从著名的58同城看到某公司招聘,与该公司签订合同,交毕押金,

  • 节日是伤疤

    怕疼痛

    我们不敢揭去

    致伤疼痛慢慢消逝

    治伤心思逐日淡去

    余下附体伤疤

    伤疤下的喧闹

    群涌着奔跑

    一群人的孤单

    节日是借口

    太匆忙

    我们不愿停下

    无需探究借口初衷

    借口描绘出惯常

    华丽措辞下

    故事纷繁复杂

    沉思被远远抛下{p

  • 何为语言?必定被冠以各种答案,诸多答案一致认可语言的工具属性,沟通之工具。常看到文本里描述某人掌握多种语言,我自是崇拜万分。我来自未被全然汉化的少数民族,母语先于汉语被使用,童年时期母语世界里的记忆在入学时被打破。国民教育体系里没有母语的课程,这应该是中国几十个有语言、没文字的少数民族共同的殇。经历

  • 今日冬至

    家乡节令里民俗伴着美食

    可我却忘了

    用母语唤出那生鲜味道

    我的母语

    从退守到遗忘

    今日冬至

    外婆在天国守望

    二十年前那餐饭

    外婆盛放着文化

    可是我忘了

    母语如何表达

    我的母语

    从退化到陌生

    今日冬至

    水泥森林里喧嚣沸腾

    消费欲

  • 没有谁规定,而立只对男性而言。现代社会之女性,早撑起了半边天,即有家业,还有事业。恋家不是女性之本能,大多时候是社会分工所致。变迁语境下,女性恋家的空间被一再压缩。职业要求让女性甩开膀子在拼命。写上以上这些话语时我也在反思,是否过于强调性别归属,男性也不容易。而立之年,我再次审视两种性别的角色尴尬。

  • 夜跑踏了满地匆忙

    裤兜了一串冰冷的钥匙不停作响

    侧面擦身飞奔而过无数矫健

    ....

    尘土落在洁白心间

    拂去脸上灯光

    袖口惹下狭隘

    牵出年华逝去的尴尬

    .....

    吵醒了灯下影子

    拉长的窃喜

    心疼年少对爱的谄媚

    让影子留着茶香

    ......

    绕过

  • 此刻

    一切如常

    世间没有丝毫变化

    只是姑妈

    一名普通人的离开

    令我

    内心翻江倒海

    谈不上悲痛欲绝

    泪水奔涌出眶

    初认姑妈

    十年前的一个午后

    首次去往爱人老家

    亲情的凝聚

    仪式性的探访我这新人

    那时的姑妈刚入古稀

    身上背篼里放

  • 离家的日子

    家就在立体与具象的朋友圈

    消息挑起思念

    ...

    家乡的暖冬

    碧空如洗,彩云飘零

    冬樱花委屈于阳光下还有丝丝寒风拥吻

    ....

    在江城

    天低雾沉,空气里弥漫着罪恶

    大地已被深度雾霾虐恋

    ...

    那年刮在家乡的风

    云淡风轻

    未失守的净土

  • 图书馆里的午歇,一杯绿茶伴几卷书稿,不禁想起周作人“得闲半日”饮茶的惬意!于我,茶与咖啡皆为提神!不敢安于闲适,源于年华逝去、一事无成!这心境有若儿时看外婆那火塘一笼火逐渐熄灭!恩师谆谆教诲:作品不会是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精雕细琢也!反观自我,庸常、拘谨的作品源自狭窄的个人经验与知识体系!再出发:用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