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住连随笔《深秋夜话》
(新疆第七师王慧萍)早上出门,惦记着开会不要迟到,冷风吹得人流泪,浑身关节酸疼,精神倦怠,开会是例行公事,记者节表扬先进,领导讲话,颁奖,总结,这就算是结束了,和我们心目中的记者节多少有些差距。
坐车去连队,心里咋就那么的压抑,办公室很冷,大家刚开过会,说了啥?下午
2015-11-11 13:45《连队春天》
王慧萍
二月二,龙抬头,春雨喜降贵如油。今年的龙抬头连队不仅没有下雨,由于整个冬天都没有下几场雪,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地里早已经看不到积雪了,去年深秋犁过平过的地表已经干了,现出灰土色,有些犁了的、因为没来的及耱雪的地就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土块,三斗上的承包职工宏军和妻子海珠从正月
2015-11-09 16:55老人和老树
王慧萍
每一次坐车经过这个连队,我常常会想起连队的那棵沙枣树和连队里的那个老人,老树是进连队路口桥头的沙枣树,老人是这个连队的退休职工颜叔。
团场的沙枣树很多,可是像这样枝繁叶茂健壮的沙枣树已经不多见了.
沙枣树粗的一个人搂抱不过来,树干和粗糙的树皮枝杈遒劲,透着沧桑。颜
2015-11-05 14:54三秋住连随笔《棉花质量》
(王慧萍)早上7点40起床,先冲出去看看有木有露水,木有风,不冷,快速洗漱,打电话给书记一起去6斗采收棉花的地块巡查采收质量,千万不要出纰漏!
22号地已经采收结束,棉花有的散落在地上,一定要归置到篷布上,棉堆跟前木有人,地里在抽带子。21号地也是乱糟糟的,散落在地
2015-11-05 14:54黄 毛
(王慧萍)黄毛真名叫陈新才,因头发黄且卷曲,眼珠发黄,加上他皮肤很白,像个民族人,连队开商店的富阳一直叫他黄毛。
这以后, 连队不论大人、小孩见了他,都是黄毛黄毛的叫,他也乐呵呵地答应。
黄毛的个子不高,也就1米5的样子,敦实,健壮,性格开朗,嘻哈。他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嗓门大,
2015-11-04 17:03拾 秋
(王慧萍)地里的棉花收完清地了,连队里的职工们送走了一起生活劳动50多天的拾花工,院里少了许多的纷乱,用来晾晒衣裳的铁丝上没有了拾花工们花红柳绿的衣裳。也听不到往日里拾花工们响亮的内地口音,那一道亮丽的风景只能是在记忆中。
秋天没有人们想像的那样快结束,给人的感觉反而更忙了。
2015-11-04 16:41北营的男人女人
(王慧萍)进入连队的路边上新立了一个路牌,上写着:连队。
连队的男女老少很快就知道连队又有了新的名字。
这连里的人们到了别的连队,看到路牌上的连队名,总觉得没有自个儿连队的连队名好听,回来总会跟人说起这名儿,连队,这名儿,好听,响亮。
立春了,积聚一冬的积雪慢慢开始融
2015-11-03 16:51连 队 的 泥 土
(王慧萍 ) 香玲知道,自己是兵团农场职工的孩子。
今年九月的一天,香玲从奎屯乘车往家返,车行至泉沟水库的时候,看到许多城里的人结伴骑着自行车或者徒步在水库附近玩耍。水库四周都是干净整洁的柏油路,人们悠闲散步观景很是惬意舒服。
在这个时节,团场连队的人们是没有时
2015-11-03 16:14连 队 的 黄 昏
王慧萍
通向连队公路两旁的沙枣花开了,那若隐若现的金色花瓣散漫在绿叶间,风中到处飘撒着的是浓浓的香气,在团场、连队各个角落的空气中都是这种香香甜甜的味道。
我喜欢黄昏时在连队的田野里放眼远望那深浅不一的绿色,静静聆听夜晚玉米拔节生长的声音,也喜欢用心感受各种植物及虫类
2015-11-03 15:42三秋住连日记之《中秋》
(王慧萍)起床已经7点半了,想着连长安排要准备好晚上大家聚会的食材,抓紧时间洗漱,换上运动鞋,大疙瘩打电话,提醒回家带月饼,好的。
骑上摩托车去市场,那个临时劳务市场上有很多人,有男有女,都背着袋子,一看就是找拾花的,天阴沉依旧,恐怕今天没有几户会拾花吧。
市场上
2015-11-02 12:49-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