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儿女不用管,全凭德善感

    “儿女不用管,全凭德善感。”这句话是王凤仪老善人说的。这里所说的“不管”不是不闻不问,散手不管,而是不用去打骂说教,不用整天盯着他们的学习和动向。王凤仪老善人认为,作为孩子的父母,只要去行善积德,孝敬自己的父母,尊敬师长,宽厚待人,忍让包容,谦卑低调地去行事做人,儿

  • 十、知耻的榜样

    耻: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耻,是道德的最后底线,也是社会的最低底线。古代人最知耻,就连原始社会的原始人也还知道弄一块兽皮遮住下体。但我们现代的所谓文明人对“耻”的意义是怎样理解的呢?

    2000年武汉市某商家为了促销,在大街上公开宣传,哪个美女要能脱掉衣服就当

  • 九、仁爱的榜样

    仁:孔子曰仁,孟子曰义。仁者无敌,天下归仁,仁爱,仁慈,这些耳熟能详的圣贤语录遍满天下。圣人的仁爱不分国家、地区和民族。孔子的一生可以用一个仁字来代表,仁,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春秋时期的魏惠王,是一个宅心仁厚的君主。魏惠王爱吃凉拌菜,一次厨

  • 八、廉洁的榜样

    杨震拒财的故事史料中有详细记载,而其中警句在民间广为流传。杨震:东汉时期的一个太尉。他提拔了一个年轻人为官,一次他路过昌邑,受提拔的这个官员为了感谢他,深夜拿着金银,悄悄来到他的住处要送给他,杨震拒绝。该官员说:现在夜深人静,又没人看见,你就收了吧。杨震正言道:还有天知地知,你知

  • 七、礼仪的榜样

    中国称为礼仪之邦,《礼记》是儒家五经之一。《礼记*曲礼》:礼者,毋不敬。《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中庸》中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婚礼、吉礼、丧礼、军礼、宾礼……工作和生活中,无处不“礼”。 礼者,敬而

  • 六、信誉的榜样

    圣人云:信为道元功德母。又云:无信不立。“五常”中有信,“五伦八德”中也有信,可见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君臣有信,企业有信,朋友有信,社会有信,社会就能和谐、文明、进步,家庭就能兴旺发达。

    子贡问孔子:“如果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哪些条件”?孔子说:“一曰兵,二曰食,三曰信

  • 五、忠诚的榜样

    历史上忠臣良将如天上的星星数不胜数,而诸葛亮却是最闪亮的明星。诸葛亮被老百姓看成是忠诚与智慧的代表,他一生清廉,克己奉公,智慧超群,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使天下形成三足鼎立,为将来统于中国打下了基础。他的座右铭:“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是历代文人雅士喜爱和自勉的警句。他写的《

  • 四、悌道的榜样

    五代十国时期有个叫张仕选的年轻人,年幼时父母早亡,祖父母留得不少房屋和田产,由叔叔一手抚养长大。叔叔育得七个孩子,待张仕选长大成人,叔叔要把祖辈留下的财产平均分作两份,仕选和叔叔各拿一份。张仕选不同意,他要叔叔把财产分为八分,和七个堂弟平均各拿一份。他说,叔叔把自己抚养长大,像父

  • 一个大学二年级女生去飞机场接同学,天气炎热,候机大厅外走廊上站了不少人。一

    个老太婆吃力地拖着两个沉重的行李箱在候机大厅长坡上拖行,女生看见即刻跑下去帮老太把行李箱搬上来。老人感谢后问女生是否也是乘飞机的?在哪里工作?女生说她来接同学,现在正在上大学二年级。老太掏出一张纸写了一个电话号码递给女生

  • 三、孝子的榜样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是儒家经典的基础,是古代读书人必读的启蒙书。是历代帝王和贤臣君子推崇的首选经典。

    孔子的学生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是不是我给父母吃好、穿好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