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场上
立秋刚过几天,天气比大夏还热,秋老虎热死人!
吃过晚饭,还是热得睡不上床,队里相近的几家,就聚到一家门前的土场上,趁风凉。为了赶走白天留下的热气,吃夜饭前,土场上就洒过了水,泥面潮湿,踩上去有点软。
做东的那户人家,老爷爷从场角的柴堆上,撩来一捆烂稻柴,在场中点火做了堆蔓烟,往里
2017-05-31 14:05裁衣阿富
这辈子做裁衣师傅,没错!味道比吃鱼还鲜!
裁衣阿富提着红布袋走出门来,袋里是一根木尺、一卷软尺,剪刀和几块划粉。他转身拉上家门,捋了捋擦了油的头发,翘着长指甲的右拇指,斯文地在胸襟上弹了弹灰尘。
“阿富师傅,你慢点走,我挑洋机(缝纫机)先走了!”
今天来接他的,是东家的男主
2017-05-23 16:16阿林婶妈
阿林婶妈一星期不进饭粒了,看见人光张嘴,却吐不出一个字来。
“这怪老太婆,熬了这么多天,就是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开灯的时候,胡三根老爷爷跨进仓库门,急着和看夜的我们说牢骚话。
这段时间,队里的青壮劳力,全部出门,到几十里外围垦海涂。留在家里的是3861部队,即妇女、六十以上的
2017-05-16 10:01煤渣师傅
七六年的时候,队里的稻柴、麦柴等软柴都要支援国家造纸建设。春花作物的硬梗柴,要送到大队新建的土窑,烧砖卖钱,壮大集体经济,再加上硬留一部分上品稻柴,给队里的耕牛作冬天的饲料用,分到社员家里的柴火就很少,家家缺柴烧。
这时,有人想出了法子:到城里去掏煤渣,煤渣掏回家,加进田泥和水,在
2017-05-03 09:50硬装“斧头柄”
天蒙蒙亮,美玲的父亲张阿大,就蟋蟋索索地起床,到桥头镇的茶馆里吃早茶。老婆死后的五六年间,他天天如此,风雨无阻。阿大怕吵醒孩子们,没有开灯,摸黑出了门,到门外干咳了二声,就走远了。
正是初夏季节,窗外,早起的小鸟在树枝间,跳着,吱吱喳喳闹个不停,门一动,躺在床上的一对小兄弟,
2017-04-28 09:50“ 回 家”
初夏季节,鸡叫头遍,东天开始露出鱼肚色,金三婶看过天色,又关门钻进被窝,还没到出门的时辰。
昨夜和老伴商量了半夜,躺下后还是定不下心来:今天要到县医院,看刚出生的孙女。媳妇头二胎,生的都是头光光的小赤佬。盼星星盼月亮,,这回终于盼来了个能扎辫子的孙女了,嘻嘻!
六十年代后
2017-04-24 09:52造桥
造桥在队里是件大事,虽说是造桥师傅们的活,但附近看得见桥身的人家都要当成自家的事,一不小心,说不定就有灾祸临头。
戚家桥是队里的一座老桥。是桥边的戚家祖上出资建造的,屈指算起来,有近二百年历史,整座石桥都用方块石垒起来,桥身弯弯的,象道彩虹,连着南北二岸,近十二米河里面,没有一个桥墩,
2017-04-20 09:21“无名英雄”
立秋到了,生产队里的人都忙得神魂颠倒,队长更是火烧眉毛,坐立不停,恨不能一个劳力派十个用场。
“双抢”大忙开始时,大队每年都要召开社员大会,也叫双抢动员大会,几个生产队长轮着上台表决心:保证不插秋后秧!庄稼是有良心的作物,常考验人的诚心和诚意,立秋时节,虽只差一、二天,但秋后收
2017-04-17 09:50“骗子”阿保余
冬天,是农闲季节。
最热闹的是队里工房里的“免费茶馆”:角落里的老虎灶,一畚箕砻糠下去,火轰轰地响,把烧开水的烧饼阿二,脸孔照得通红。灶上两只铝锅水全开了,直冒热气,薰到头顶上的竹头椽子乌黑锃亮,水珠直下掉。
头锅水开的时候,男社员们一个接一个进了门,拿出自己寄放在橱里的
2017-04-12 09:37请白求恩大夫
白求恩大夫这个名字,队里的社员是从毛主席的老三篇《纪念白求恩》中知道的,哪时广播里天天念道:一个外国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这几年,红卫兵、革命小将、造反派,轮翻上阵破旧立新,拆庙宇,敲祠堂,砸牌位,挖祖坟,把队里的封建余孽整了个遍,闹得老人们头都不
2017-04-10 09:39-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