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在我没有见到你之前,只知道你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极边第一城”之誉。而当我踏入了你的那片热土,才知道你还怀抱并珍藏着一本厚重的以血而写成的史书——腾冲国殇墓园。
三月,乘飞机离开还是乍暖春寒的北国,赶赴与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腾冲来一场约会。没想到,这一场约会,不只是那里的旖旎风光让我难忘,还
2019-09-12 08:54“草草儿”,是故乡人对禾本科植物野生薏苡成熟后所产出来的籽的一种称呼,不过“草草”这两个字在故乡人的日常生活中把它读成了平声一声音。尽管离开故乡近四十年,可是不管岁月怎么流转,而这充满地域风格的乡音,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据史料记载,薏苡这种禾本科植物在中国至少有6000到1万年的栽培历史,
2019-09-08 11:29人到中年,越来越思念故乡。每当夜深人静,望着窗外的月光,总觉得城里的月光怎么都不及儿时故乡的月光明亮,“月是故乡明”始终是在心中流淌的一份乡愁。躺在床上瞅着白色的房顶,心里却时常会念起儿时故乡房顶上的那些用芦苇编的房笆来。那不仅是秋天的味道,更是大自然的味道,其实确切地说应该是故乡的味道。而记忆里曾
2019-08-01 19:18麻果,其实是一种叫苘麻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可是在我的记忆里,故乡人是一直将苘麻称之为麻果的,至于故乡人为什么将一种植物的果实而变成它的代名词一代代地传下去,至今我都无法探究其原因。不过,麻果这个植物的名称,在我脑海里却是根深蒂固。记得当年故乡的麻果不是农民耕种在田野里的农作物,而是野生的。如果说
2018-02-27 08:34一直病着,妹妹劝我多出去活动一下,看看外面的世界散散心。去年六月的一天,她打来电话说:“姐,来北京吧,我带你去颐和园的西堤游玩,那里静雅适合你。”对于颐和园的印象,只是儿时曾经在教科书上略知一二,妹妹的话或多或少牵起我一点点兴致,想着也是该活动活动了,索性就答应了她的一番盛情。
六月的北京,还没
2017-11-20 13:48少小离开故乡,居于繁华的城市,那时觉得对于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幸运,后来越来越觉得城市的繁华并没有给我太多的快乐。近四十年迷离于钢筋、水泥森林中的生活,留给我的只是繁华背后的喧闹。静下来的时候,我会时常怀念儿时的故乡,或许只有乡愁才会让处在这座喧闹之城的我安静下来。
乡愁,是故乡屋顶上
2016-07-02 23:24朋友请客吃饭,知道我患胃疾,特意为我点了一碗疙瘩汤做主食。自从母亲去世后,就很少吃到过疙瘩汤的我,自是很期待疙瘩汤的味道。可是当一碗西红柿鸡蛋疙瘩汤浮着绿油油的香菜很诱人地摆在眼前,一勺入口却是味精和香油的味道充溢在唇齿间,全然没有期待的味道,更不能说有面香了。朋友问我味道如何?不能扫朋友的兴,嘴里
2016-06-27 17:54昨晚故乡的堂弟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说:“亲们,咱家老宅的那棵老杏树的杏儿熟了,今年结了好多杏儿,快来采摘呀。”紧接着堂弟发了一组自拍的黄橙橙的杏儿缀满枝头的照片,霎时群里就热闹起来了。居于各地的那些兄弟姐妹们,都相继出来纷纷留言:“有多少年没有吃到咱家老杏树结的杏儿了,可惜离家太远只能遥望了。”“
2016-06-16 09:41“当你紧紧握着我的手//再三说着珍重珍重//当你深深看着我的眼//再三说着别送别送//当你走上离别的车站//我终于不停的呼唤呼唤//眼看你的车子越走越远//我的心一片凌乱凌乱//千言万语还来不及说//我的泪早已泛滥泛滥//从此我迷上了那个车站//多少次在那儿痴痴的看//离别的一幕总会重演//你几乎把
2016-06-10 09:56“毛毛仗,烧热炕。老爷(头)子吹,老娘(婆)子唱。”这是儿时的故乡,大人小孩都会哼唱的一首歌谣。或许正是由于它是一首儿时反映故乡农家人其乐融融地真实生活写照的歌谣,所以至今我才会一直念念不忘而且记忆犹新。尤其是每年春季来临之时,望着满眼的春意我便会情不自禁地把它哼唱起来,仿佛眼前就有故乡的田野上丛生
2016-06-06 09:27-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