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01

    在现代中国,很多人都以为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如西方人,其实大谬矣。因为现代人不读古书,不尊重自己的祖先,所以祖先们写在那儿我们也不知道。例如,关于地球在宇宙中是“浮悬”着的这个问题,祖先知道得比西方要早得多。为什么?因为《黄帝内经·素问》中就详细地记载:地球是浮悬在宇宙气场之中的。{p

  • 唯智能性的学习,是非常痛苦和能量消耗极大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能量储备机制,不能采取强制性措施来提高孩子学习的注意力。

    成长期孩子注意力的特点

    成长期中的孩子们,他们的能量集团式集中调用和缓释式能量调用模式,正处在逐步吸收、并且同步不断转入储备的生理过程,他们对能量的

  • 10392

    社会的孝道问题,不外乎都跟每个人的心灵素质有关。心灵素质的善、正、德教育和培养,是从小到大逐步形成的,既有家庭教育的因素,也有学校教育的因素,还有社会影响,这三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造成了人与人之间道德心灵和人文素质的高低差异。

    这个差异,可以通过不断深化对孝道文化的弘扬和对道德文

  • 10311

    百依百顺不是孝。慈和孝有个辩证关系,是一对,上慈下孝。如果父母过度地提要求,就违背了做父母的慈,上面的慈也是要符合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有一个正确和真善的道德规范要求的。

    很多古文里面都有这种说法,孝不是盲目地顺从,不是百依百顺,要能够善巧方便地去规劝父母,引导父母。就像“大孝”里

  • 1014

    每个人与人之间都应当是平等的,也应当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不存在彼此的差异性。现在社会上出现彼此隔阂的一些情况,是一种心灵隔阂。心灵隔阂所产生的矛盾,是由于我们对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关系的认知没有升华到一定的层面,没有了解相互关系的依存、和谐的必要性和必须性。

    媳妇是别人的女儿、婆婆

  • 9142

    农村不赡养父母和城市为争夺父母遗产而闹得不可开交的现象,目前在社会上是比较普遍存在的。

    这深层的原因,是暴露了我们在教育上的一种缺失。宣传导向没有将人们对金钱名利的追逐摆在正确位置。老子曾经有一句名言:“少私而寡欲”。如果用老子的思想去教育,就容易达到一种和谐状态。

    现在人们的

  • 8571

    孝道文化是中国根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中国的根文化中,把道德文化的德分为仁、义、礼、智、信五种子系统。仁、义、礼、智、信五个子系统中,在仁德系统里有慈、爱、孝、悌四大子支系统,孝道文化就是仁爱系统中的一个子支。

    要真正具有广博、仁慈博爱精神,首先就要在孝道上具备广博意义上的大爱和狭义上

  • 规范“仁义礼智信”五德,是中华社会坚实的文化基础。以前每家每户的堂屋中都挂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每个家庭都会终身敬奉。世界各个民族,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敬天地,主动顺应自然,尊敬和顺从天地造化对人类的影响;尊君,对帝王实行的使民众安居乐业的良好政策能遵从和拥护;尊师,对教诲过自己的师长

  • 德国的哲学家和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曾经说过:“人类为了使自己更为富足,便从外在的环境取用各种东西加入自己的生活,但是又不能对由外而来的东西心存感谢、尊敬,便无法真正使外来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这不管是对形成身体养分的食物或是头脑中运作的知识都是相同的道理。感谢与敬畏,是人类与外面世界获得关联的重要感情

  • 个人体内道德能量的流失,是孝道文化同时失落的关键原因。从社会环境也可以看到孝道文化的痕迹。走到有些地方,看一看那里的山和水,就能知道那个区域的孝道文化执行得怎样。人类心灵的和谐,不仅对家庭和子女有影响,其实对周边环境也都有影响,这些都是内文明对能量流动和互动进行观察发现的,应当引起每个人的重视。{p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