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国人之不会走路

    2015•11•26

    中国人的不会走路举世闻名,为什么举世闻名呢?一者,这种情况自古而然,没有半点改观;二者,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的例子,而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有一个成语叫“南辕北辙”,说的就是这回事。

    它出自《战国策•魏策四》: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

  • 我的一天

    1991年7月27日

    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了。

    室内虽是凉爽,却感到空气沉闷。电风扇呼啦啦地扇着,一刻钟也不曾停下。凉爽而沉闷的空气在室内流动着,我唤醒了妻,并告诉她,我今天要去县城买几把电风扇给老家的兄弟装上,也算是补偿一下感情。这么忙的季节,我躲在学校里,没有回去帮他们抢收

  • 考拉

    2016-01-13 14:26 阅读(11)评论(0)编辑删除

    我基本是是个法盲,对法不光是不熟悉,甚至还有点恐惧。

    今天在微信上看到一个“考拉”的词,就很纳闷,这“考拉”是什么东西呢?后来一延伸阅读就发现,它是一个网名,这个网名的本名就是赵威。再一延伸阅读就发现,这个赵威涉嫌“

  • 郭良、心寒和我是我们村里的三驾马车,我和心寒是一个屋场里的人,郭良是另一个屋场里人,我们两个屋场相距不到一公里,只隔了一只山岭。那时候的村不叫村,叫做大队。

    郭良和心寒高中毕业后就回到生产队劳动了,我们三人就成了好朋友。

    白天,我们都在各自的生产队劳动,晚上,我们就在一起聊天。

    三个人走

  • 住在茶盘庄的时候,我们家和荷子的家是住对门的邻居,荷子和我一般大,她是一个女孩子。

    荷子爸爸长得很清秀,中等个子,白皙的脸膛,五官端正,很爱干净。却是难得全面,他的脑壳不听话,曾生过癞痢,便留下一块光光亮亮的秃板。他的屁股也很不听话,生有痔疮,经常屙血。

    荷子妈妈是一个长得有点像男人的女人,

  • 志哥比我大四岁,读书的时候,他只比我高了一个年级,他是在新墙启蒙的,然后转到了我们的学校。志哥读书的时候,就很出众,大家都喊他法官师傅,为什么给他取了这么一个外号?这都是由于他鬼点子多的原因。

    孩子们玩耍的游戏都是志哥带来的,志哥最拿手的就是放风筝,他每天糊一个风筝到学校来,什么形状的都有,风筝

  • 饥饿年代,我一家在一平二调的风潮中左迁到了茶盘庄,在那里,我认识了海相。那时候,我大约是5岁,海相大约是30岁的样子。

    海相有俩兄弟,他的哥哥叫门相,一个单身汉,一个人过生活。海相还有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他们组成一个家庭,一块过生活。

    海相是个二百五,门相比他还要二百五,二百五在中国是一个通用

  • 庚哥和我是两个屋场同一个村子里的人,我们一起发蒙读书,一起玩耍长大。庚哥和我是同庚的,他在年头,我在年尾。

    我们屋场比庚哥的屋场大,人比他们的多,读书的小孩子就有点仗势欺人,常常有一群小孩子将庚哥打在地上,然后骑在他的身上唱着:蚕宝宝,蚕宝宝,趴在地上不知跑,一拱一拱往前刨,遇到石头跳几跳。{p

  • 小时候,我总共在学校念过五年半小学,即三年半初小,二年高小。

    那时念书,我们既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也免念“人之初,性本善”或“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之类的蒙学课本。大概,我们是从“一二三四”和“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开始的吧。启蒙课本是什么内容,这一点其实无关紧要。反正,直到现在,我

  • 淅淅沥沥的春雨,不紧不慢地没日没夜地下着,屈指算来,已经二十几天了。

    校园困在烟雨迷蒙之中,它就如同一匹疲惫的战马,又如一粒久困泥土早已喝饱了水的种子,烦闷和慵懒是这时校园的特征。

    春雨的第一天,一声炸雷夹带着一道火球般的弧形闪电划过长空,劈死了南边一个屋场里的一位歇春的农民。输电线惊颤得再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