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朋友生日,邀请我到他家聚餐,上了几道野味,虽然味美爽口,可我老在想,这些野味都是从哪里来的?敢不敢吃?朋友看我满脸疑惑,不怎么动筷子,就不断招呼我吃菜。朋友是一位极为聪明的人,知道我心里所想之事,就说,大家放心吃,这些野味都很干净。他就给我们讲了它们的来路。
朋友原来一直在距县城三四公里
2015-05-29 07:38梿枷作为一种使用了几千年的普通农具,农村家家必备,农民人人都能使用,可就在这短短的的二十多年时间,它己经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了。现在要在农户中找一把梿枷,可能比找一枚古币还难。
过去我家房后是生产队的大场。每到夏收前,队长安排一些社员,把这个四亩多的大场先整理出来。要除草,用铁铲、薅锄把场地表皮刮
2015-05-24 11:42也许是校园离山太近,也许是校园树大草密,也许是校园小鸟多,也许是校园建在乱石窖上等等原因,从去年春天开始不断有师生报告蛇溜进办公室,进了楼梯道,藏在体操跳箱里,盘在学生宿舍的床上,钻进教师的踏板摩托车里,晚上横卧在道路上,出没在草坪中,白天爬在树上……
大家都怀疑学校有几个蛇窝。这些出没的蛇,有
2015-05-15 11:23背架子在过去交通不便的秦岭深山中是农民的最重要农具之一。在那个时代农民们把它的用途发挥到了极至。
背架子是个何物呢?它高有一米二,三十公分宽,用硬而细的木材做成。由两块两公分厚十公分宽的弧形木板和四根小木方做成一个木梯状,下面两个小木方间相镶着簿簿的木板 ,两边各有一条用上好的细青竹篾条子编制的
2015-05-11 20:03至今我都不清楚,一百多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使我家祖先能做出这么大的决定,扶老携幼,跋山涉水千余里,不畏艰辛,举家迁入秦岭腹地的佛坪老县城。虽说巴中在大巴山之中,但自然条件、人居环境、生活质量方面,过去和现在都比佛坪老县城好地多。必定发生了无法在这儿生存下去的特别重大的事件,我只是从父亲口中知道祖
2015-04-30 10:44人一生要摔无数次跤,绝大多数发生在刚开始学步和刚学会走路那个阶段。摔倒了爬起来,拍拍灰尘继续练习,轻则吓人一跳,重则蹭破皮肉,不伤筋动骨。怕摔跤就学不会走路,摔跤成为学会走路必须付出的代价。人生因为有了无数的坎坷,才会无数次的摔跤,在摔跤中留下永恒的记忆,在摔跤中慢慢变老。随着年龄的增长,摔跤的次数
2015-04-23 08:17现在真正有信仰的人不是很多。宪法规定每个人都有信仰的自由,我可以信仰马克思主义,你也可以信仰佛教,他也可以信仰道教、基督、伊斯兰教、……。尊重别人的信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纵观我国历史,宗教信仰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信仰成了皇权的权威。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秦始皇焚书坑儒;唐朝几代帝王
2015-04-18 09:40秦岭南麓,早晚温差大,阴冷潮湿,过去山里人家住的土墙屋舍里必建一个,一米见方,深约尺余,四周用石条镶嵌,将木柴置于其内燃烧取暖的设施——火坑。
火坑一方靠墙,其余三方摆上长条凳子,可供十数人围坐取暖。上方吊一铁链系一铁钩,挂铁壶或吊罐可升降,用铁壶烧水,吊罐焖饭、炖肉,其味香悠长非铁锅可比,取暖
2015-04-13 20:19又快到6月9日了,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想起那次艰巨的受赠历程。2002年我县发生特大“6.9洪灾”,基础设施遭毁灭性破坏,我校入重灾之列。省市号召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灾区捐款捐物,并由政府统一分配。6月22日学校接到汉中第三中学电话,他们发动全校师生,康慨解囊,为我们募捐了两万元,想直接捐赠我校,并想建
2015-04-08 11:06陈永明
从县政府后东面进入一条山沟,长约两公里,一座南北走向的凹形山脊处,有一很小的古庙,此山垭因庙而得名谓之庙垭。立于庙垭向西看,只可望见县城西边高山狮子岩。往东望去,山下一条小溪自北向南缓缓流淌,小溪两旁零零散散农舍飘渺着袅袅炊烟,房舍前后有芲翠的一园一园斑竹。秋天,金黄的水稻田里农民用拌桶
2015-03-30 20:41-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