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永明

    秦岭深处的冬天,阴冷而潮湿,县城几乎家家都生火炉烧煤取暖。生炉子主要用山上拣回来得干柴和松针。可有时如果天气变,山风乱卷,炉子非但没有点燃,屋子里反倒烟雾燎绕,很是烦人。要是有点麸糟炭,只要放上一点,生炉子就容易得多,没有烟熏,又干净卫生。

    但弄点麸糟炭并不是容易的事。现在全面实

  • □ 陈永明

    我大姐因生于冬月,又正值天下小雪,漫天雪花,遂取乳名雪花。我们兄弟姊妹七人,她排行老大,我们都叫她大姐,后来我们家左右邻舍同辈比她年龄小的人都叫她大姐。大姐书读的不多,大约上到四年级时因家里贫困缺少劳力,就辍学回家经管弟弟妹妹,有时还要在家帮母亲分担一些做饭和其它一些家务,母亲抽出身

  • □ 陈永明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父亲的厨艺不仅在村上是最好的,就是在小县城都相当有名气。那时县城里没有酒店,村上和县城里过红白喜事,都要在家里置办宴席款待客人,人客多者要办一百多桌,人情差一点的也要办三五十桌。他们都来请父亲去当掌案师(负责做宴席),红事主人家须提前一个月来请掌案师,并由掌案师根据席

  • ○ 陈永明

    父亲一生命运不济,建国时师范毕业,教书一年,改行从政,八年后下放回家务农,时间不长他对各种农事都很娴熟。父亲虽然在家务农,字和文章写得好,账表做得更好,在村上算得上是一位大知识分子。尽管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子女多,生活压力大,把自己喜爱的二胡、三弦、笛子、萧和口琴器乐演奏以及爱好打篮球

  • □ 陈永明

    今年十月母亲满八十岁,五十多岁时开始就心脏不好,不犯病时从她的精神面貌言行举止上看要比实际年龄小许多,尽管经历漫长岁月的磨难,但她依然热爱生活,真诚的对待他人,善良的看待世界。

    母亲一生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兄弟姊妹七人。她的青壮年时期正逢国家最困难的五十、六十和七十年代,她每天考

  • □陈永明

    父亲有一把算盘,自我知事起,发现从未离开过他。无论是原来住的旧房还是后来住进他一手修起的新房,他都在床边的条桌右上方,订上一个钉子这把算盘挂上去。他经常坐在条桌前要用这把算盘,取起来方便,挂起来顺手。

    这把算盘看起来极为普通。长有三十九公分,宽有十七公分,放在家里,长时间烟火熏燎,

  • □ 陈永明

    父亲一生守信、守时,时间观念强,干活、开会、赴约、办事从不迟到。

    自我晓事起,家里就有一个马蹄钟,放在父亲床边的桌子上,每天晚上,父亲睡觉前做得最后一件事,是给钟上发条,不多不少正好上十二圈, 这之前听着广播报时的声音,要把钟上的时间对一下,如果一天不对时间,就有可能慢或快几分钟

  • □ 陈永明

    父亲一生中穿得最多的鞋和最爱穿的鞋是解放鞋。2002年以前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不穿解放了,主要是市面上买不到那种穿着舒适、质量好、无气味的他穿惯了的解放鞋。父亲总有一旧一新两双解放鞋,旧的穿着干活打泼,总是穿到补了又补,直到无法再穿,他才会仍掉。旧的仍掉后,新的又穿成了旧的了,这时他就再

  • 陈永明

    今年国庆长假的第四天,应朋友之邀到城固县参加柑橘节。来到橘园镇,深入到橘园里,几万亩橘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翠绿欲滴,金黄色的蜜橘挂满了小树。站在山坡下的果园里,望着山坡上在蓝天白云衬托下漫山橘树,如织得游客,丝带般的盘山公路和行施在橘树丛林中的各色小汽车,构成了一幅美丽地画卷。镇街、公路两边

  • □ 陈永明

    从小学到中学到中师到大学有许许多多的同桌,这些同桌中有男有女,女多男少,家庭背景、学习成绩、性格爱好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曾在小学和初中与我两次同桌,时间都是一学期。同桌时间不算最长的,可快四十年了,她却时常走进我的梦里。几十年未谋过面,她的一举一动,一瞥一笑,还是中学时那个模样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