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其实是不存在的。

    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到的,是无边无际的虚空。那便是“无”的状态吗?

    只是现在,当我在想“无”的此刻,我知道,那个“无”已经成为了“有”。

    无为而无不为。

    体验静静的那个自己,静静的那个存在。

    心其实是不存在的。体验中。

    2013.11.6

  • 一个女性求助者,在工作坊里,拒绝面对自己堕胎的孩子。

    后来了解到,在她很小的时候,妈妈把她送给了别人。所以,在她的认知里,“放弃孩子的妈妈不是好妈妈”——这个观念根深蒂固。

    导师给她的解决之道是:“放弃孩子的妈妈也可以是好妈妈”。

    她接受了这个新观念,也接受了被自己堕胎打掉的孩子。

  • 有些家排学习者,会对自己在家排工作坊里看到的感受到的提出质疑:这是真实的吗?

    坦白地说,这样的质疑我也曾有过。当我们在家排场里看到的,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大相径庭,我们会质疑:这是真实的吗?

    是啊,这是真实的吗?当我们固有的观念模式面临挑战,我们是否愿意改变?

    也许,重要的并不是这是

  • 我有一段初恋,发生在十七岁的花季。

    短暂的相处之后,男孩子喜欢上了别的女孩子。当时他并没有说分手的话,也没有任何别的解释,只是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也没有多问,默默地承受了他的离开。内心深处,却感觉到了深深的伤害。

    昨晚,王建峰老师带领我们做冥想,“闭上眼睛,做几个深呼吸,感觉到和我们

  • 通过学习家排,了解到,夫妻相处之道:就是平衡之道。

    夫妻间的爱,并不是一方给另一方的越多越好,而是一方给另一方一些,而另一方接受之后,再回馈对方一些,回馈的比接受的多一点。假如只是一方不停地给出,而另一方只是一味地接受,时间长了,彼此间的爱,就会失去平衡,夫妻关系也会出现问题。

    爱的给出,需

  • 昨晚的读书,跟随王建峰老师做冥想,我闭上眼睛,感觉到那个来自自己的负面情绪——恐惧。当我想象着,用双手把它从自己的身体里拿出来,双手捧着它,归还到它真正的主人那里时,奶奶出现了。奶奶的脸,很冷漠,表情木然。

    我看着奶奶,感受着她的冷漠,脸上有泪水滑落。我慢慢地走近奶奶,跪在奶奶的面前,把那个恐惧

  • 学习了家排之后,我慢慢地认识到:我是和自己的家族密不可分的,我是和这个世界密不可分的。

    在我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耳朵听不到的地方,身体感受不到的地方,我的家族,这个世界,都以它独特的方式,连结着我。

    是的。就像我们看森林,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而在森林的底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那些花草树

  • 很多年来,只要一闭上眼,梦就伴随着我。

    有时是考试,遇到了难题,怎么也做不出;有时是带着孩子出门,却把孩子丢了;有时是身困孤岛,眼看就被洪水淹没……常常,从焦虑至极的梦中醒来,发现,原来只是个梦。

    海灵格先生说,中国有一句谚语:聪明的人不做梦。看来,我是个糊涂的人了。

    因为每夜必来的这些

  • 家庭系统排列师是个助人者的工作,怎样做,才能够真正帮到求助者,让求助者变得强大而非弱小,让求助者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存在的问题?

    保持尊重、谦恭和无为,这是海灵格先生在书中反复提到的。面对求助者,把心胸敞开,不带任何成见、任何评价地看着他(她),内心深处,给他(她)一份真诚的平等的尊重。

    尊重

  • 男人的第二任妻子参加工作坊,她想知道如何能与她的丈夫幸福生活。海灵格先生教给她一句话,在心里,对男人的第一任妻子说:“你失去了丈夫,在我失去他之前,我会拥有他一段时间。”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

    当第二任妻子尊重了第一任妻子的让位,以谦卑的方式,道出自己和第一任妻子一样,终将失去丈夫的事实,第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