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初期,一位四十多岁的司令,娶了复旦大学的女硕士为妻。司令为革命,牺牲了儿女情长,解放后,经人说合,认识了小他11岁的女硕士。

    婚后的一个月夜,司令在书房办公,硕士走进屋内,不由分说,拉了司令的手,走到树影婆娑的月色里。穿过充满花香的小径,来到蔷薇攀爬的篱笆旁,硕士满眼深情,指着天上的一轮明月

  • 伊朗女艺术家BahareH BisheH在伊拉克孤儿院拍了一张照片。

    灰色的地面上,白色的粉笔,画出了一个微笑的妈妈,画画的小女孩,一身素洁的衣衫,双手抱膝,脸趴在膝上,闭着双眼,静静地躺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画像的外头,一双红色的小鞋子,孤单地注视着它的小主人。

    我的眼泪下来了,为这个想要

  • 读到一篇文章——《爱情最美的时刻》,说相爱的两个人,相处最美的时刻,是在相爱的过程里。

    在那个过程里,相爱的两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是你,我是我,各自拥有独立自由的空间,于是,想念和牵挂,都变得甜蜜而美好。

    想起了我的初恋。25年前,情窦初开的自己,在十七岁的花季,品尝了甜蜜与苦涩的初恋。

  •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又称祭祖节,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早晨,走在上班的路上,路边的露天摊位上,摆了五色纸,人们焚烧五色纸,为逝去的先人,送去御寒的衣物。

    上午,看到张伟京先生的文章——《爸爸存在的理由》,跟女儿说了生与死的话题。女儿曾经不愿长大,只是因为,不

  • 真的很幸运,2012年11月4日,我走进了沈阳仁德医院院长汪锦青教授的全息家排课堂,感受心的存在,领悟道的考试。

    上午的第一个个案,就引发了全场的悲泣。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从她记事起,父亲就常年在外,母亲独自一人,拉扯着她和哥哥。从初中起,她便离家读书,与母亲聚少离多。念高中时,母亲患病,有外

  • 星期天,上完家排课回家,已经六点钟了。推开门,老公在沙发上,悠然自得地看着电视。

    “老婆回来啦,做饭去。”老公说着起身。

    “哇,还没做饭呀,你们都不饿呀。”我感觉到自己有几分不悦。为啥会生气?我问自己。

    是因为老公中午问自己下午几点下课,自己提前有了预设,以为回到家,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饭

  • “清官难断家务事”。走进家排场的人,很多是因为家务缠身,难以厘清,寻求帮助。家排能帮助我们分出孰是孰非吗?

    答案是否定的。

    2012年10月27日,一对夫妻携手走进了家排工作坊。夫妻俩与来帮忙照看孩子的岳母一起住,丈夫对岳母处事的方式有抵触,比如岳母花钱大手大脚,教育孩子大声呵斥。而妻子对此

  • 因为自己的过错,而给别人带来了不便甚至伤害。您会因此而深深愧疚吗?愧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我是一个爱生愧疚的人。小到一次清雪的迟到,大到无视父母的劝告,自作主张成婚,都会在心中,留下或浅或深的愧疚。这些愧疚,常常让我脸红心跳,不得安宁。令我深深不安的这些愧疚,会给我带来什么?

    家排课上,老

  •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古语告诉我们,无论孩子走到哪里,他们永远在妈妈的心里,是妈妈一生的牵挂。可是,孩子真的需要母亲的担心和忧虑吗?

    家排课上,一位忧心忡忡的母亲,说出了她对孩子的忧虑。她的孩子上初三,学习中游,她担心孩子会考不上高中,要给孩子报文化补习班,孩子不同意,说考不上高中就去念职中,

  • 假如您精心准备的一份礼物,倾力提出的一份计划,被拒绝,被否定,您的感受是怎样的呢?您会不会感到委屈或心生怨恨呢?您是否能看到,或感知到,拒绝背后的那份大爱呢?

    2012年10月28日家排课上的一个个案,让我清楚地看到并感知到了——拒绝背后的那份大爱。

    个案是当事人与他的姐姐,因生意分成起争执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