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许是个导游,云南丽江的导游。

    一见面,他粗哑高亢的大嗓门,就让我为之一震。他给我们说晚上游丽江古城的注意事项,语气中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有游客在下面窃窃私语,他立刻制止——“耳朵竖着点,竖着点,听我说,别一会出了事,兜着走。”

    他表达简练,重要的话说两遍,言辞间偶有口头语“TMD”,大概是

  • 去云南旅游,西双版纳的导游小杨给我们讲了他和妈妈的故事。

    他的妈妈是傣族人,爸爸是汉族人,爸妈的通婚,遭到了外婆的强烈反对。

    按傣家的风俗,女娶男嫁。男人要嫁到女方家,先做三年苦力,睡在客厅里,不能进女方房间。三年苦力做下来,得到女方父母认可,才能结婚。婚后,男人只需在家琴棋书画带孩子,女人

  • 去一个城市出差,见到了我的大学同学。

    她身着墨绿的中式立领上衣,一袭灰色的长裙,优雅沉静地走来,微笑的面庞闪闪发光。

    毕业二十多年了,岁月好像并不曾在她身上刀凿斧刻过,她还像当年一样,开朗,乐观,像春日的阳光,温暖而和煦,蓬勃而富含朝气。

    这些年,她一定生活得顺心如意、喜乐自在吧?我想。

  • 1956年,我调到剧团工作,认识了达子爷们。

    达子长得胖胖的,慈眉善目,性情温和,是团里有名的“戏篓子”。他会的戏很多,戏路宽,简直就是一部活戏考。

    团里的演员遇到啥不明白的,都愿意向他求教,他总是乐呵呵的,有求必应。

    那个时候,达子已经七十有九了。虽然不再登台演出,但达子能说戏,而且说

  • 儿子要念大学了。妈妈问我:“想没想童童(儿子的乳名)这一走,你就孤单了?”

    “没有。”

    “叮嘱孩子要随时添减衣裳了吗?”

    “没有。”

    “哎,你这个当妈的,怎么一点不把孩子挂在心上呢?”妈妈叹了口气,接着数落起我来。

    “童童小的时候,记得有一次他爸打他,一巴掌上去,把孩子身上打肿了

  • 星期天,爸妈包饺子,邀请我和儿子吃。

    饺子馅是用海米、鸡蛋、韭菜、黄瓜、方瓜调的,儿子一听有方瓜,马上说,他不饿,不想吃。

    爸说,怎么不吃?多好吃!上次你妹走,也调的这种馅,她都没吃够,又带了十几个回家。

    儿子:我不想吃。

    爸:不想吃也得吃,不能挑食。

    儿子:我挑食吗?学校做的饭

  • 一年一度的查体,新增了肛肠科检查。

    “有过便秘吗?”医生戴着眼镜,脸上挂着笑。

    “有。”

    “经常便秘吗?”医生依然在笑。

    “经常。”

    “有过便血吗?”医生还在笑。

    “有过”。

    “那我建议你做个肠镜吧,仔细查查。”医生的笑容凝滞了。

    “哦。”

    “查体就是要筛查你们这

  • 一家人去桂林旅游,到阳朔遇龙河漂流。导游跟我们说,坐竹筏漂流,两人一组,提前搭档好。

    一路上儿子和他表妹形影不离,本以为他俩肯定一组,没想到儿子突然提出,要和姥爷一组。我有些纳闷,但也没多问,让小侄女和小姨一组,我和妈妈一组。

    经过一段一米多宽的独木桥时,妈妈吓得大气也不敢喘,连声说,这可怎

  •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朗朗夏日,在城市繁华街区,一位妙龄女子,袅袅婷婷地走来。她身材高挑,面容白皙,黑色的长发,白色的纱裙,在风中轻轻飘扬。她像一朵无暇的白云,又像一泓清澈的泉水。她纯真的容颜和脱俗的气质,引得路人频频回首。

    突然,妙龄女郎被身旁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紧紧抱住。

    女郎激灵打了

  • 区上的老年人运动会,设置了20米钓瓶跑项目。拿根带钩的竹竿,跑到瓶子处,把瓶钓起来,看谁跑得快。

    跑道上几位老人,一齐跑向瓶子,眼看着其他人都把瓶子钓跑了,只剩下了一位瘦瘦的老人。

    这时,只见老人从容收起竹竿,走近瓶子,顺手拿了起来。随后,老人把瓶子高高举过头顶,仿佛举着一个冠军的奖杯,微笑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