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喜欢和闲言碎语,吵吵嚷嚷在一块。农村里,这样的情况太多。我一度避之不及。

    不喜欢和“装”的人群在一块,还有莫名的鄙夷诽谤,没有理由的高高在上……我一度手足无措,慌乱焦急。

    找不到生活支点似的狼狈,苦苦寻找宁静,寻找自己。

    我一次次游荡到村外高高绿绿的的玉米田边。(野外是我唯一的逃离或者

  • 昨晚,领着母亲、孩子们去运河玩耍。南水北调给村子带来不一样的景观。原本干巴巴的地方似乎有了水乡的滋润和味道。尤其是夏天,村子里闭塞闷热,空气似乎凝固住了。人们想起了村子东边的运河。

    运河的确很美,宽阔的河水,漂亮的大桥,运河两边更是花花草草,热闹非凡。关键是来到这里仿佛来到另一个天地。凉凉的风里

  • 一切都是突然。当我看到满屋的鸭蛋,吊扇、排风扇不停地吹着仍然闷闷的空气,鸭蛋也渐渐不再新鲜。那种急躁是旁人无法想象的。

    人,在危急时刻,头脑思路会满天飞,随随便便一个信息都可以当成救命草。我的通讯录翻来覆去打了个遍。终于有一个客户勉勉强强愿意要,尽管价钱压得很低。我急忙联系车,我害怕夜长梦多,现

  • 三月初九,是我们这里古会的日子。每年古会快要来临的时候,给我们带来多少憧憬和期盼?

    那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盼过年似地,或者就像盼望一朵花的盛开——含苞待放的状态最美。而盛开,人们往往已在忙碌和迷失中,预料不久就要看到衰败的迹象,未免了无生趣。

    古会的精髓是古戏,它们几乎是连体的。若是哪一年没

  • 农村。我一度在农村的气氛里讨生活。

    我承认,孩提时候,我喜欢农村。那时我无忧无虑,没有什么世间烦恼。那时候的天地很健康很淳朴。不论是生态环境,还是人心。那时的一切是我濒濒遥想却永远回不去的梦境。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讨厌它的呢?

    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日子,我好像渐渐的被周围的人看轻,我就一直

  • 睡不着的时候,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喜欢回忆,搜索,在我有限的经历里搜索。

    是啊,谁的经历不是平淡?谁的经历轰轰烈烈?

    我的一些朋友知道我喜欢写东西,曾经怂恿我鼓励我。我就试着把我的一些过往写出来,尽管平淡、琐碎。

    那一次出去打工,我觉得有几个面孔值得一写。之所以想写,是因为他们很可爱,或许

  • 昨天洗澡,遇到老同学东亮。我突然有一种领悟:现代人,能够有机会有效沟通一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人们一年年奔跑着。被世故、被攀比的风追逼的苦不堪言。难得有心情坐一块聊聊心思。行动,早已多于思考。精神领域,心灵世界早已荒漠一片,无人打理,不屑于打理。

    人们就这样过着,一年年老着…

    我和东亮

  • 说是爬山也好,散心也好。

    正月十六那天本想早早地出去疯疯,因为生意上的事情耽误了。出发的时候已是中午了。原本不确定去哪,要么进城玩,要么爬山。我心里惦念着爬山呢。因为每年这天进城,车堆人堆把我堵塞的不胜其烦,想起来就不寒而栗,那个怕啊!

    虽然九岁的女儿一直哼着闹着要进城看郑风苑。我硬是把她哄

  • 我整个人慵懒了。面对这个我眼中的世界,我的家庭。

    儿子独自飞向南方谋生,我心里不知什么滋味。那是一个乱啊。儿子大了,预示着我不年轻了。预示着,很快,我就会变成当年的父母,然后……

    一直,不想屈服于堕落,一直不满意自己来到世上的作为。是什么在阻挡,是什么在牵引?如果当初不结婚,到如今会是怎样的

  • 这本书我只是看了开头部分。我是怀着好奇心理,当然还有真实的吸引。我渐渐的明白这本书的美妙之处。

    这本书和我以往看的名著截然不同。听说过的看过的名著都是小说,这是散文体。小说有编造痕迹,散文都是自我世界真实“聊天”——这是我最喜欢的文体。

    以往看的书,要么是俗世生活的拼拼搏博血泪情仇。要么是一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