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年前,我还在法院工作的时候,有一天,去建设局办事,看到该局院子里的宣传栏上用广告色颜料书写的阳明文化,当时我对阳明文化还没有研究,具体写些什么,并没有细看,内容早已不记得了,只是那一笔书法,着实让人喜爱,至今印象深刻。

    我问建设局的朋友,这墙上的字谁写的,朋友答曰:朱俊首。

    那时我刚到修

  • 午后

    当某座城市变得不再宁静

    生命,就面临考验与抗争

    逃离疫区是普通人质朴的想法

    找张床位,是多少人求生本能

    当人们惊慌失措想离开家园

    一些人,却逆行来到你的身边

    他是谁,口罩下你无法看清

    但你,一定记得他忙碌的背影

    伟大,就在逆行的瞬间

    义无反顾,不一定全因

  • 一夜春风

    风戴着口罩,看不清脸

    听脚步,应该一夜未眠

    扫码走过值守的岗亭

    这体温,正适合春耕

    风走过的地方,余波未平

    居家的小鱼,期待在浪里翻滚

    关门拒绝一切来访,梦里

    只听见百姓吆喝牲口的声音

    一场春雪

    漫天雪花,纷纷扬扬

    正合,这寒流将退的二月春光{p

  • 路口

    蜿蜒曲折的路,通向远方

    路口,多了许多关口与屏障

    为何如此,您一定能理解

    那是为了百姓的平安与健康

    车水马龙,是我们共同的向往

    不用多久,一定又是繁华景象

    前方的风景,我们一起看过

    有些责任,也应有我们共同担当

    停车检查耽误不了您几分钟

    测量体温,也不必

  • NO1

    银辉浩淼,夜零零星星,怕黑

    布谷鸟叫了一天,鼾声如雷

    家乡的四季豆熟了,黄瓜,也熟了

    NO2

    四季豆和黄瓜,藤蔓相连

    朝夕对望,莘莘学子的夏季

    油盐柴米,尽在半亩菜畦

    NO3

    高考的季节,青蛙临时抱佛脚

    彻夜读书,柳梢,黄鹂,与书香

    还有金竹林里的

  • NO1

    雨越下越大,回家的路长长

    我坚信,大雨,挡不住方向

    挡不住,凝望家乡的目光

    NO2

    女儿尚不解乡愁,进入了梦乡

    她不懂,山重水复之处,才是

    家乡,还有,爹娘的爹娘

    NO3

    不离不弃的雨,眷恋山乡

    老屋,被湿地所环绕

    溪流,瀑布,肆意沧桑

    NO4

  • NO1

    离乡的旅途,缘何鬓发苍苍

    我常在栖居的地方,放被子一床

    草席,一张。热了,在草席上

    梦回故里;冷时,在被子里思念家乡

    NO2

    多少次我披着衣裳,独自依窗

    眼前,也都是今天这般月照房梁

    那是少陵野老的“露从今夜白”

    那是,青莲居士的“疑是地上霜”

    NO3

  • 作者:李半知

    NO1

    我常常怀念,那些坎坷曲折的旅程

    那一路跌跌撞撞,寒窗苦读

    已在人到中年的感慨中定格永恒

    NO2

    我常常回望,那些栖身驻足的地方

    那里有我的童年欢笑,汗水

    和煤油灯下批阅作业的白发苍苍

    NO3

    我常常感恩,那些功德无量的贵人

    安身立命的

  • 作者李半知

    二0一六,岁次丙申,时维九月二十七日,信步中共中央党校校园。至西北角,遇一湖,名曰“掠燕”,视其碧波荡漾,细柳低垂。有亭台楼阁立于湖上,彩鱼野鸭闲游水中。其中一楼,勾心斗角,青瓦飞檐,曰“二味书屋”。门上有联曰:

    为学深知书有味,观心澄觉湖生光。

    室内藏古今诗书无数,兼有咖啡

  • 作者:李半知

    我还在乡下采风的时候,女儿打电话给我,说有一篇作文感觉怎么下笔都不好,叫我回来探讨一下。

    半小时后,我到她外婆家接她回家写作文。女儿下楼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盒。我问她拿的是什么,她打开盒子给我看,并说是一只仓鼠。

    我伸长脖子一看,里面有一些木屑,木屑上趴着一只小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