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没有什么书,却很喜欢课外阅读。哪怕是到别人家串门,看到人家贴在墙上的年画,也要看上一遍。过年时,自己家买年画,也要买有故事情节的,而不会去买单纯的人物画,动物画。

    自己家里的书,父亲有一本三国志演义,因为是繁体字,我读不了,现在只对书里的图有些印象。还有一本书,封神演义,我不知是哥哥买的,

  • 有闲的时候,我常常到离我家最近的野外去散步。看看附近的草木,贴近一下泥土,悠哉游哉一些时间。体味一下野外原始的一切,不为别的,只为给心灵一些惬意的感觉。

    人到中年,理性生活渐占上风,而感情常隐于一隅,渐趋枯燥。但人之本性,偏于情感的,常愿于生活中,过去或现在,俯拾一些外物,以滋润趋于枯寂之性灵。

  • 一直没有写你,不是不愿,而是笨拙的笔总是写不出你的形象,一落笔端,自己就先否定了。所以只能让你停留在心上,停留在年轻时的日记里。

    是你太过完美,还是我对心中的最爱太过珍惜。没有你的过往,我一一地写下了,并为之有了一份美和感动,而你依旧显得那么空灵,让我无从下笔。

    勉强写出了,却是不满意,只是

  • 过去在农村,每到过年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农村人没什么好吃的,过年吃猪肉是最奢侈的享受了。因此,对每一家而言,杀年猪都是头等大事。杀猪那天,要邀请上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光临。杀猪的人家要准备上几个菜,都是就地从猪身上取材,外加上混酸菜,东北叫杀猪菜。再准备一些白酒,大伙在一起吃一顿热闹一下。我现在回

  • 同学找去吃饭,要了一盘杨拉罐,出于好奇,吃了一些,干巴巴的的,没觉得有什么好吃。

    杨拉罐,我小时经常能够见到,好象在榆树上最多。小时侯,在山上灌木林旁走过,不小心被杨拉子蜇过几次,那种滋滋的刺疼,疼得人龇牙咧嘴,我现在还有记忆。为了报复,有时会尽力找到杨拉子弄死。杨拉罐是杨拉子过冬的存身罐,那时

  • 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近日网上疯传的呼格吉勒图案,深深刺激着我们的神经。

    一个人从嫌疑人到罪犯,要经过公安侦查、预审,检察院批捕、审查起诉,到法院审判。要经过公检法三部门。死刑案件还要经过高院和最高院的核准程序。制度设计上不仅是公检法互相配合还有互相制约,互相监督。按理说杀人判死刑这样一个重大的案

  • 你离开了,如同梦醒般地不见。只有梦的真切还留在脑中,让人久久回味不尽。

    我知道得向前走了,我还没有丧失理性。前路茫茫,天涯路远,我没有衰朽得不能动。尽管在精神上,我己经像一个老人了。

    人生漫漫,我已经走了很远的路。虽然走的曾经坎坷,所幸眼睛一直是向前看的,直到有一天遇见你。和你走在平城的街上

  • 二人转是东北农村家喻户晓的传统曲目,象我这个年龄的人,没有看过二人转的恐怕没有。但实在说起来,我小时看二转的时侯并不多,远不如看电影次数多。原因有二方面,一是表演二人转远比演电影费事,二是小孩子总是更喜欢故事,所以会更喜欢看电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竟有些喜欢起听二人转来,听的都是些老曲目,西厢

  • 心里一直装着一个小店。小店坐落在我曾经读书的中学附近,近到拐过十字弯去就是学校大门。小店前面是镇里北山菜市场,卖菜的,买菜的,或许还有有事没事经过的,天天呈现熙熙攘攘的景象。与市场的热闹相比,只卖食品的小店,要安静得多。

    那个时侯你就在小店的高处坐着,捧着一本书读。不记得是不是第一次走进小店,在

  • 李商隐写了很多君门难进之辞,为人所诟病。林黛玉说最不喜义山诗,只喜欢这一句留得枯荷听雨声。不过,我却很喜欢他那些隐晦的诗。梁启超说“李商隐的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觉着它美。”或许,诗人有不可解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方有不可解之诗,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生活在大唐牛李党争的时代,大唐的朋党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