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很显然,俗语中的高处是虚指的,是以人的荣辱得失为出发点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向往的实实在在的高处其实与功利无缘。身处高处,高瞻远瞩,只能使人产生异乎寻常的感受。古往今来,那些站在高处的人们,曾经有过多少令人荡气回肠的喟叹!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即时大学问家登高望远所萌生的一种

  • 6月10日《黑龙江晨报》载:13岁女孩小影与8岁男孩宁宁把7岁小伙伴海洋以电线绕颈吊于房梁摇晃,玩所谓“牺牲游戏”,小海洋挣扎,小影和宁宁害怕跑了,小海洋被活活吊死。惨剧令人震惊,教训不可谓不深。不客气地说,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在这方面的教育缺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不谙世事的孩子出了事情,首先得找大人的责

  • 古时状元及第,跨马游街,披红挂彩,极尽风光。真是青灯寒窗十年苦,幸登皇榜诸荣来。为了这天大的荣宠,读书人不惜头悬梁锥刺骨,铁棒磨成了绣花针。其结果却又如何?据史家统计:中国历史上500余状元中鲜见有大作为者。他们或平庸混迹于官场,或湮没于臣宦如泥牛入海,更有甚者,沦为政客文痞干尽了卖国求荣助纣为虐的

  • 人们常说“平安是福”,“吃亏是福”,“健康是福”等等,的确,普通人自然就应当具备普通人的心态,一方面,我们为了生活的更好不断的拼搏进取;另一方面,又确实需要知足常乐的自我满足感去修补失意;去缓冲生活追求中的那些不尽如人意处;二者并不矛盾。如果为了物质享受偏离了行为的正常轨迹,那就将付出人格清白的代价

  • 日常生活中那些不大好办却又算不上“困难”的事儿,人们习惯上称其为“麻烦”。这样的事有些时候并不是我们分内的事。于是,与生俱来的惰性往往使我们害怕麻烦,有时候甚至避之唯恐不远。不惹麻烦,避开麻烦,成为一种痼疾。其实,为了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留点麻烦给自己有许多的意料不到的益处。

    人类社会是一个多层面

  • 吃甘蔗,实属平常之举,若讨论其吃法,未免过于“小儿科”。不说美食家不屑一顾,就连常人也会断言是无话找话。事情偏偏平中有奇,往深处一想。又颇具道理于其中。

    近翻古籍,偶见一则关于吃甘蔗的奇闻:说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吃甘蔗时总是整根入手,从梢头吃起,顺次吃到根部。有人大惑不解,问何故如此吃法?画家答

  • 世间的生灵,人是最有责任心的。比如:说错了话称为“口误”;写错了话称为“笔误”,负责任的,还要公开更正,向公众致歉。据说,央视的播音员们有内规:说错一句话,出现一次口误,罚当事人二百元。人到底最严于律己的,将犯的错误细化成若干组成部分,身体的每个零部件都须按程序运作,不许出一点差错的。不过,口误也许

  • 说起来,我们都会笑话别人。有人出乖露丑,我们笑;有人举止失态,我们笑;有人弄巧成拙,我们也笑;有人某一方面与我们差距太大,我们更笑。真像是那尊闻名天下的“欢喜佛”,“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可是扪心自问,我们自己难道就没有可笑之处吗?很可能我们在讥笑他人的时候自己也正在被人讥笑着啊!

    金无足赤

  • 生活中谁都不愿意浅薄,谁都希望自己活得潇洒而充实。这往往使得人们于不经意间陷入一种由繁冗点缀的浮躁,并因此而忽略了简单。细细品咂就会慢慢领悟:简单得如同简笔画式的人生,其实就是最真实最生动的人生,真正的幸福原本就蕴含在简单的生存方式之中。

    当我们每天穿梭于上班族的人流中,与晨练的老年人擦肩而过;

  • 翻新华字典,朋友词条下释曰:彼此友好的人。以此而论,与我们友好的人自然就是朋友。“朋友”到何种程度也就是两个人好的程度。界定不难,把握却不容易。我想,关键在好的程度难以掌握。古人道:交勿滥须防良莠不齐“,交往多了,彼此友好了,却还应当多长个心眼,提防有些陷阱等在那里。交友有风险,天下没有无风险的事情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