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香知乡愁 谢美永

    客家人喜酒,善饮。有一句老话叫“早酒三杯英雄到夜”,是说我们客家汉子喜饮早酒,常常早上就喝上三杯黄酒,醇醇的热乎乎的酒一落肚,顿时气壮如牛,整天都有使不完的劲。黄酒是客家汉子的灵魂,是客家汉子一生不可割舍的琼浆玉液,一日三餐,酒是必备之物,其重要性似乎不在饭菜之下。桌上

  • 你是大地的一只眼

    噙着一颗圆圆的眼泪

    新娘经过时跌落的悲欣

    漾动了你平静了千年的涟漪

    你是母亲的一只乳

    蓄满一汪浓浓的乳汁

    日子流逝洗白了母亲的黑发

    流不走你坚守了一生的母爱

    你是太阳的酒杯

    每天等待他灼热的亲吻

    你是月亮的镜子

    照着她洁白的娇羞

    你是

  • 记得 谢美永

    记得小时候的一缕炊烟

    斜斜地摇曳四季清晰的背影

    夏雨冬雪

    洗不去黑瓦沾染的春花秋月

    记得祠堂里的十番音乐

    琴弦上流淌着跳动的音符

    在充斥着泥土味的十指上翻飞着

    一曲曲变幻着客家人的喜怒哀乐

    记得山野上的客家山歌

    亘古的韵脚

    追随客家人迁

  • 我父如山 谢美永

    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普普通通的客家汉!

    父母生了我们兄弟七个,加上大姐,八口小嘴嗷嗷待哺,单单要把我们喂饱,穿暖,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一年四季,父母亲总是忙碌着,一对农民夫妇,只靠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要养活一大家子,其难度可想而知。大集体时代口粮由生产队分配,小孩的粮食

  • 严格来说,应该叫放电影或看电影。但是“唱电影”是我家乡很乡村很朴素的叫法,“唱”包含事件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即放映者和观众。

    “唱电影”已经尘封在记忆深处多年,如今回想起来,许多难忘的画面就浮现在眼前。

    我的家乡叫桂坑墟,座落在闽西与赣南的交界处,一条小街一面依山一面傍水,街面铺着大小不一的鹅

  • 卓望山沐涛 谢美永

    卓望山,风姿绰约,东望,千里海涛,鸥鹭翔集。山不高,因有西资岩寺的千年固守,名望随着东来的海风飘散,胜概泉南。

    卓望山上印了太多古人和今人的脚印,儒、释、道如三道和煦的海风在这些脚印窝里打旋,串起时间的记忆,模糊着坚硬的界碑,筑起和谐的心灵历程。

    公元初,佛教

  • 虹山的油菜花开了!

    周六的早上,经不住网上铺天盖地的黄色花朵的诱惑,驱车沿着盘山公路,早早来到虹山。

    虹山村不大,四面环山,像一个聚宝盆,座落在群山之中。站在村口放眼望去,但见村中层次分明:高高的山顶被绿绿的植被覆盖,山间的高低错落着闽南古厝的红砖黑瓦和新建房屋的白墙,顺着山势层层叠叠地连在

  • 外家是客家妇女对娘家的别称。

    自打客女(客家未婚女性的俗称)出嫁后,外家成了她们的一个温暖的港湾,外家有点些么喜事,隔前几天就做好准备,待到正时正日,早早起来,用茶麸(茶油渣)濯洗一头乌黑的头发,末了,抹上一层薄薄的上等真茶油,那头发油光乌亮,一路引得蜂飞蝶舞,目光四溅。田头地尾,不时有人高喊:

  • 母亲的手 谢美永

    母亲今年已经77岁了。今年中秋节回家,见到老人家虽已白发鬓鬓,精神还十分不错;尤其见到我们几个在外谋生的儿子及孙辈,虽不敢说衣锦还乡,但几乎每个都衣食无忧,轿车出行,事业小有成就,那份高兴劲儿溢于言表,满脸被沧桑岁月所刻画的皱纹也舒展开了。孙子孙女未到而立之年,就能在

  • 过年是孩子们最期盼的节日。一到寒假我就开始掰着手指头数过年还有几天,数着数着,过年就到了。

    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杀鸡宰鸭。大人们挤在一起,沿着屋后小溪的一边蹲着,忙着拔毛、开肠破肚,为年夜饭做好准备工作,大家有说有笑,热闹非凡。而我们小孩则围在大人周围,捡拾着鸡毛鸭毛和鸡内金;我们十分的仔细,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