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泉州摄影网采风活动,一路西行,到了江西黎川。
匆匆,太匆匆……
短短的小半天时间,如何能够把位于武夷山脉中段西麓、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城留在心里。徜徉在沾染着明月清风的老街,目光贪婪极了,像一个饱受饥渴的孩子,东张西望,似乎要把这条古老的街市统统装进私心,舍不得与人分享。
街两
2014-01-27 17:54客家人的新年是从开门鞭炮响起之后开始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阵激越喜庆的、悠长的鞭炮声开启了新年的大门。开门迎新是我们客家人辞旧的习俗,大年三十这天,忙碌的父亲总会找出那本已经卷边的通书,用蘸了口水的手指翻到这一年,查阅开门迎新的吉时良辰。黄历通
2014-01-24 11:01三叔婆是会昌嫲,一生无子嗣,所以特别喜欢小孩,每每回次娘家,都会带些江西的小点心分发给我们吃;久而久之,每当三叔婆回娘家了,她的门楼前就会围着许多小孩,等着三叔婆转回来,都馋着她那香甜可口的点心呢。
但我最喜欢吃的却是三叔婆打的“炒米埕”。
“炒米埕”是闽西客家的一种点心,用糖浆把炒米粒裹起
2014-01-20 23:34“捶鱼”是广大客家地区深受欢迎的一种美食佳肴,主要烹饪方法为煮汤。取水适量烧开,放入煎制好的“捶鱼”若干,加冬笋片七八,待水复开,用盐味精适量入味,即出锅;汤一般要用葱调味提鲜,“捶鱼汤”却不放葱,而是要放芹菜,因为芹菜的香味儿与鱼的鲜味混合在一起,那味儿远胜葱花;最后,用食指和拇指捏上那么一丁点儿
2014-01-18 12:16麻藤包—难舍的滋味
季节进入秋天,北来的风由凉变冷,一阵紧似一阵,一些娇贵的树木经不住寒气的侵蚀,那叶子由绿变黄,变红,渐渐就飘落下来,纷纷回归到大地。北风是画家的笔,在莽莽的大山上写意般一涂抹,那山就五颜六色、色彩斑斓起来。北风催红了树叶,也催熟了漫山遍野的野果。
到了秋天,家乡的山野到处
2014-01-02 22:23寂寞母亲山
(武平县志载:遥岌岽:县西五十里。由东留至筠门岭、白埠、羊角水、罗塘等处必经之路。)
遥岌岽是我的母亲山,也许“遥岌岽”太过文雅,山下并无几人知晓,我们当地人把这座山叫腰云岽。
我家在腰云岽的西边山脚下,叫桂坑。
桂坑是个老圩场。据说有好几百年了。逢墟,赣地筠门岭、白埠、
2013-12-24 22:10下坝的风是湿漉漉的。
这座边城位于闽西武平,于明朝正德年间开阜,藏身在崇山峻岭之间,中赤河、民主溪、松溪河和下坝河清亮的河水呵护着她,滋润着她;小小的边城婴儿样吮吸着母亲河甜甜的乳汁,渐渐就长成了闽粤赣边一颗璀璨的明珠。河面回荡着明月清风,河水日日夜夜静静地流淌着,像一个温柔婉约的客家女子,送走
2013-12-20 21:00中山有多远
小时候在晒谷坪看过中山汉剧团唱戏。夜幕降临,只听木梆一敲,“笃笃笃”,琴师就拉起京胡,刚劲、嘹亮的曲调从简陋的舞台散开,越过黑漆漆的人群,飘向四周的田野。开场曲一过,舞台上就热闹起来,红脸黑脸大花脸,紫衣青衣素花衣,在舞台上变幻着,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尤其是那水袖,一甩一收,如梦
2013-12-19 08:18- 上一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