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忘记了这一场场雨是从何时开始的,也全然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消停下来。只是在微凉的空气中,慢慢地嗅到了桂花的香甜。
晚上,倚着阳台,看楼下路灯的脚步,凌乱在霓虹的闪烁中,微风路过,不禁想起辛弃疾笔下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来,当初在图书馆里,曾细细品读过这首词,也算是颇有些心得。不想此时此景,
2014-09-28 15:11今年夏天,蜻蜓似乎格外的多,是我在合肥这六七年间,见到最多的一季。
相信,很多人孩提时代,都曾痴迷过捕蜻蜓。城里的孩子们,或许用的多是网兜,而乡下孩子们的工具,则是五花八门,或者说是拿到什么可以用的都用上了,扫帚堪称神器,徒手那是绝活。
想起自己小时候捕蜻蜓的光景,总会暗自发笑。每到夏季,尤
2014-08-12 00:31周末在家无事,闲来翻看了两部飙泪的电影。一新一旧,都与爱情有关。
老谋子的《归来》,似乎完全如同这部电影的名字一样,退去了《英雄》,尤其《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商业色彩,淡去超生的娱乐花边。张艺谋回来了,《归来》,让我们看到那个曾经的,真实的、文艺的老谋子。
或许是对那段特殊历史的好奇,也或许是
2014-07-27 15:20味觉,有时足以成为一生的眷念。于我而言,最难忘的,除了家的味道,还有合师的小吃街。
在这个饮食发达的国度,围绕着大学校园,总有着多样小吃汇聚的地方,我们称之为小吃街。
相比较合肥其他小吃街,合师小吃街,有着地利人和的特殊优势。地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门路周边,众多企业,大量的劳动人员,带来的南
2014-05-17 12:28木之大材,于斯唯樟。
彼之材,九载成木百年参天。华蓬遮阴,不择岗洼而安处;迎风汲华,不为沃瘠皆拥怀。满树青翠彰生力,不侵破茅浅墙基,上下贞心表如一。不输坚硬自成材,却胜樟脑辟秽浊。
彼之质,常违四时而安若。若夫春时,新青之下见落纷,仿胜秋阳染醉林;风雨不怨自迎春,百花艳后始觉香,不以颜色昭俗
2014-05-11 12:22春未老,诗酒趁年华。
似水的年华,总也抵挡不住光阴的故事。青春,似乎一语双关,邂逅草木茂盛呈青葱色的春天,年华里注定会留下满满的回忆。
方文山说:“用铅笔仔细描绘出,纸上的我们;框框里,好多等待填空的人生;却又怕说好的未来,失了真;于是,盖上书本,但总还是溢出几行,横着走的,青春。”
青
2014-04-21 09:30踩着单车划开暖洋洋的东风,这就是最美的春天。
这样的时节,对于眼睛和鼻子,是无比奢侈的。各色大小的花儿,混合着复杂而又归于一统的香气,弥漫在视觉和味觉之巅,让人痴迷。而另一方面,似乎盼春和伤春占据了太多的与春相染,反而忘却春的本真。
我也总会幻想着另一样的生活,如同茶园里采茶的那些茶农,于我
2014-03-19 11:11许久都没动笔了,之前写的那些也都是在回忆里打圈圈。近来工作也不太忙,只是提不起笔来写点像样的东西,总是套在战春雪保畅通的宣传里。
说来也巧,年初的这两次会议,都是雪天开的,上周四和这周三,都是自嘲句贵人出门风雪多的天儿。当然,没有雪的冬季,起码是不够诗意和情趣的。这样说来,春节前的冬天几乎是不完
2014-02-19 00:26又是一年春节近,又是一年春运忙。在中国人是字典里,家的分量最重,故乡的情结最浓。
或许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看着南来北往的人群奔波在回家的路途中,我不禁会有些羡慕他们的艰辛。虽然各种辗转,但我知道他们心里是甜的。因为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与故乡的里程越来越短。
我出生在一个小镇,一个由繁华走向平静
2014-01-20 09:51怎也握不住的细沙,穿过指缝,也流过沙漏,堆积起与时间有关的小丘,我们习惯的把它称之为回忆。
我不知道该怎么来记录这个本命年,或许,最好的注脚,正是,后青春的散场。
毕业季,我的大学生涯,终于画上了不舍的句号。可惜毕业照少的甚至让自己失望,集体照的时候,忙着分发学士服和民国服,自由活动的时间里
2014-01-04 21:14-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