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雪天,突然间就十分渴望啃个骨头,可是乡下的学校地处偏僻,哪里有骨头可供我啃呢?只好用文字解解馋了。
许是肖虎的缘由,我打小嘴馋,嗜肉。可是我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是瓜菜代粮的饥饿年代,果腹尚且艰难,哪里有肉让我一解馋欲呢?平日里只是想着肉解馋,唯有每年的大年三十夜才能做一回饕餮之徒。
为了不
2015-01-16 09:03对于年轻的读者来说,这个题目显得很生僻,令他们一头雾水;对于五十岁以上的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只是岁月的更迭,使得这个美好的记忆被尘封了。
打平伙是农村一种古老的习俗,就是大家凑点钱改善一下生活。通俗地说,就是今天AA制的祖宗。
在食物匮乏,油水稀缺的年代,在年头节下,或者村子里德高望重的长辈
2015-01-14 08:36过了知天命之年,我终于明白了,那一缕一缕袅袅升腾的香烟,就是一座桥梁,一座无形的桥梁,连接着阴阳两界。不是吗,你看看,无论是追悼逝去的亲友,还是恭请仙界的神灵,哪个不是通过香裱的香烟和亡灵和神灵沟通的呢?
最早感受到缕缕香烟的神秘是在父亲的老家静宁。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呢,我跟上父亲第一次回他的
2015-01-10 16:25暮秋的一天,我回到关山深处的老家,闲溜达的时候,发现了一株藤蔓茂盛的野党参,喜出望外,急忙跑回家,打开好多年没有开过的贮藏室,准备找一把头,可是找了老半天,三四把头竟然都锈迹斑斑,不能使用了。看着那些锈蚀的农具,我黯然神伤——它们曾经是那么的明光铮亮,风采照人,那么的备受重视,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如
2015-01-08 08:54自然界的气候变得越来越暖和了起来,想亲近一场大雪都成了奢望,令人渴盼已久。
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真实具体一点,立冬一个来月时间,已经落了三四场雪了,虽然每次都薄薄的,只能印下鸡猫狗的爪印,但比起往年一冬无雪来,毕竟是令人欣喜的事情。
人到中年的我,总是顽固的认为儿时的冬天才是真正的冬天。
2015-01-01 16:47到了天寒地冻的日子,各种腌菜的香味就游走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里。
现在的农村,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够吃上新鲜蔬菜了,但是每年的秋末冬初,大娘大嫂们总是要腌制一些冬菜,一是吃起来方便,二是多年吃惯了的味道,一下子断了难受的要紧,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虽然牙齿不大好使了,哪怕就是在嘴里咀嚼咀嚼,也算尝
2014-12-28 09:46“过日子不敢马虎!”这是老岳父的口头禅,这句话影响了我的生活态度。
岳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岳父是一个优秀的工匠。
和岳父结下翁婿之缘的时候,他已年逾花甲,因为我的妻子是他最小的孩子、唯一的女儿。坦率的讲,我和岳父最初是有嫌隙的,主要是因为他当初并不很同意我们的婚事,理由就是我兄弟姊妹多,
2014-12-23 15:13多年职业的习惯,我一直早起。早起的我,独爱游走在晨曦沐浴下的乡村大地,无论春夏秋冬,不管阴晴雨雪,尤其喜爱冬日的清晨。
每天清晨六点半,晨曦微露,唯有东方的天际有一抹淡淡的红晕,犹如害了羞的少女的脸庞。整个大地一片静谧,村庄也在酣睡之中,偶尔有一声两声栖居在屋檐下的鸟儿的呢喃。我尽量放轻脚步,生
2014-12-16 14:09村庄是有姓名的,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一样。只是有些村庄是随人姓的,有些村庄只有名没有姓,就好像喊人的乳名。
随人姓的村庄比较多,譬如刘店、韩店、朱店、赵庄、蒋庄、王家湾、靳家大庄、李家寺、潘家堡......一个个朴素的姓名后面隐藏着一个个故事,就算没有故事的,也会引发我们生出无数种温馨的遐想
2014-12-13 14:31秋末冬初之时,农人们开始忙着收获菜园里的萝卜了,那一个个或滚圆或长棒形,或白色或绿色,或红色的萝卜,愉悦着农人们的眼睛和心情。
萝卜是农人的主菜,尤其是瓜菜代粮的饥饿年代,众多的百姓人家差不多要吃多半年萝卜呢。就是现在人们的生活富裕了,萝卜依然是百姓人家最喜爱的蔬菜,萝卜炖牛肉、萝卜炖排骨自然是
2014-12-07 11:17-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