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送莲香忆旧时
——岁月划痕之二十二
小时候,我家住的地方离保定市有名的古莲花池不远,从胡同出来就是税务角,从税务角向南走三四百米就是南大街口,再向西一拐,就是古莲花池的大门了。
五十年代古莲花池的大门可没有后来这么气派,矮小破旧,印象中也没有售票处,因为我经常和小伙伴们去那儿玩儿,从来
2013-11-14 22:21班里出了个大王子
——岁月划痕之二十一
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学时,我发现教室后排原来的空位上多了一位同学,他中等个儿,黑黑的脸,神情冷漠,一直坐在那儿基本不动,冷眼看着别人说笑。
他是谁?问别的同学,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坐着不动?有的猜测是怯生,有的猜测是“相蛋”。那时还没有摆酷这样的词,一般
2013-11-09 19:16捡炮仗
——岁月划痕之二十
男孩子应该喜欢放炮,可外孙却不喜欢,过年我下楼去拉鞭,他都不跟着去。就说拉鞭没看头儿,那满天的烟花还是很壮观的,可外孙却不为所动。
那些烟花都是邻居们放的,我已多年没买过烟花了,就是下楼拉的鞭炮也是老伴儿买的。其实,我也没有了小时候放炮的那股兴奋劲儿,只是因为
2013-11-02 09:39警惕臭虫又重来
——岁月划痕之十九
最近,一则动车D313上出现“吸血臭虫”的视频,在网上风传。视频中那些血红的小怪物在被褥上爬来爬去,看着都令人头皮发紧。
这之前,我已看到过臭虫“重出江湖”的报道。8月7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就发出过预警,提醒公众警惕臭虫“死灰复燃”。该中心副主任曾晓芃说,
2013-10-26 17:32全民运动除四害
——岁月划痕之十八
“老鼠奸,麻雀坏,苍蝇蚊子像右派。吸人血,招病害,偷人幸福搞破坏。千家万户快动手,擂鼓鸣金除四害。”这是我小时候参加“除四害讲卫生运动”时唱的一首歌谣。
1958年初春,我们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张老师就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就是参加“除四
2013-10-26 10:52第一任班主任
——岁月划痕之十七
听外孙说起他的老师,我也会不由地想起我的小学老师,想到最多的是张老师。
1957年9月,我进入瑯瑚街小学上一年级。报到之后,我和部分新生被安排到一个寺庙大殿改成的教室,之后来了一位和我母亲年纪差不多的老师,说她姓张,是我们的班主任。
她肤色较黑,像农
2013-10-26 09:44小庙里的小学
——岁月划痕之十六
从西口走出我所居住的相府胡同,便到了杨淑胡同,沿杨淑胡同向北,过枣儿胡同、梁家胡同,就到了瑯瑚街。据说此街曾建有土地祠,祠门两侧立有抱鼓石兽门墩,石兽左为狼右为虎,该街遂命名为狼虎街,后改名为瑯瑚街。在这个十字路口的东北角,有一座小学,就叫瑯瑚街小学。
2013-10-26 08:08上庙
——岁月划痕之十五
小时候,有一件感觉特别有意思的事,就是上庙。
在饶阳老家我是否上过庙已完全没有印象,但我记得饶阳老家却不把参加庙会叫“上庙”,而叫“赶庙”。我觉着可能是因为庙会也卖农副产品,与集市有类似之处,而农村管去集市叫“赶集”,所以就管去庙会也叫“赶庙”了。
到保定后
2013-10-25 17:38胡同里的吆喝声
——岁月划痕之十四
我爱听侯宝林、郭全宝的相声《改行》,因为里边学吆喝学得太像了。
现在卖东西的也吆喝,可像相声里那么吆喝的几乎是没有了。不少的店铺、摊点都有喇叭播放提前录好的吆喝,不仅内容一定是忽悠,而且声音也是声嘶力竭,难听的要命。不知别人如何,反正我一听就反感,就是
2013-10-25 11:19稀里糊涂唱童谣
——岁月划痕之十三
如今公园里小区里,成群结队的是老太太,唱歌的,跳舞的,耍剑的,还要放着音乐,也算是有中国特色的景观,外国人看着新奇,还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中国大妈街舞”。按说,中国的男女大致平衡,有那么多老太太,也应该有那么多老头,可不知为什么,老头少得多。最让我不能
2013-10-23 20:52-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