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一年到头忙“吃局”

    沙朗六岁前的幼儿,大人一般不吩咐干活,就一天到夜结淘伴在四处“野”(乱玩),而乡下小人没有零食吃,只好自家想办法去“忙”(找)。

    一过元宵,过年好吃的“末事”(东西),也就差不多吃完。二月二,土地镇庙会后,天就渐渐暧起来,我们小淘伙里(小伙伴)就开始“四野里”(到处)

  • 六,葛老大下汪海潭擒捉大青鱼

    记得那时我还没上学(我叫名六岁上一年级),也是一个夏天乘风凉的晚上,我好婆讲了一个葛老大入汪海潭擒捉一条一百多斤大青鱼的故事:

    好婆说:“……葛老大叫葛步青,他是河南人,武功高强,本领大,江湖上有名头,叫“中州刀客”。跟你公公来到沙朗做盐哨。那年为避乱世(笔者后

  • 五,丝网捉着条大黑鱼

    记得那时我还只有4、5岁,三哥哥和凤安哥哥不知从那里弄到了一条丝网,就到埭河、转河里去捉鱼,他们将丝网撑在河中段,各人拿根长竹杆从两头向丝网赶鱼,每每安排我守坐在丝网处监看,还替我戴顶大草帽,每每我心中自会自豪无比,非常高兴快乐,认真执行任务,将丝网上的变化,大声向二个哥哥

  • 四,只一扑,就会“弄水”了

    我俚沙朗人将游泳叫“弄水”。我叫名3岁时就学会了“弄水”。那是在夏天,我象沙朗所有细佬一样,赤光身,在太阳里瞎皮,晒得浑身没赤黑。那天午睡后,我三哥哥和他最要好的凤安哥哥又要去套北小圩田捉鱼摸虾摸蟹了,还叫小姐姐替他们去背虾笼,小姐姐戴了顶大草帽,背着虾笼就开开心心跟

  • 三,赶庙会

    记得,叫名3、4岁时,曾自说自话拿了一小条油氽糕,就跟“埭朗”人去赶悦来镇东南面的土地镇庙会。结果庙会上人山人海,到处是我第一次见到的新鲜事,五色缤纷的庙会,让我看花了眼,我拿过年的押岁钱,买了一只吹糖公鸡,红鸡冠,红鸡爪,胀鼓鼓的空心鸡肚子,让我用舌头舔了几次,就冒出了一个洞。我被

  • 二,一件让我终身经常做的恶梦

    在我4岁时,我已有些记事了:曾被我家养的六只巨型鹅追赶得走投无路,跌趴在门槛上,小肉肉光屁股上被鹅啄得紫一块红一块,肿了半个月,那次的恶运,恐怖、无助,让我半年多每每睡梦中都会惊醒大哭大叫:“杀落它笃!杀落他笃”。一生中重做这恶梦最多的时候,是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

  • 2,趣说儿时

    一,屁股翘得半天高

    记得当年在工地上和同事饮酒,大家少不得说些乡谈俚语,山说海话,笔者就问大家:“你们晓得天有多高?”大家说:“这谁知道?天文学家多说,宇宙是无穷远的,至今没有人弄得明到底有多大、多高。”我说我知道,而且是我小时候听我好婆告诉我的,大家哄然,说:“不是贬低你好婆

  • 1,沙朗人正月半捉毛虫的几种说法,“捉毛虫” 儿歌解读

    正月半捉毛虫,是沙朗又一个为大家所认同的,主要是由没有结过婚的男女青少年、儿童大家都非常高兴参加的一种充满童趣的活动,也是一游戏、一种歌舞、一种社交。因为是下里巴人的歌舞、游戏,不可能有人出来记载,也就不知道开始在哪朝哪代了,但至少直到现在

  • 33,漫淡沙朗人侍客俗礼和酒俗礼仪

    沙朗人待客的俗礼和待客的酒俗礼仪要比江南人普通和简单许多。

    熟人见面点个头,叫应一声;拜访长辈也要叫应一声,晚辈再鞠一躬,女眷欠一欠身;见到有权势的人,脱一脱帽,弯一弯腰;场面上的人,抱一抱拳。握手是解放后才行起来的,男女之间的握手,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比较

  • 32,回味老沙朗话(三)

    九,老沙朗话俗语

    任何一种地域方言,都因有他用自已独特的语气、语调、语音、音节表达的他自己独特的俗语,而能流传万世,屹立世上。老沙朗话也正是有他独特的俗语,让他成为了一种土生土长,自然发展的富有强大生命力和充满生活情趣、充满人情味的的亚吴语系的土话,成为大汉民族语言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