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呆久了,自然地想念起乡间的生活。仲夏时节,乡间是多彩的。房顶袅袅的炊烟,田畴款款的蜻蜓,明丽如画,宁静如诗。清晨雄壮的鸡鸣,傍晚轻柔的蛙音,远闻如吟,近听如歌。还有花间飞舞的蜜蜂、蝴蝶,傍晚忽明忽灭的流萤,都能把人的思绪从大脑中曳出来,缠绕出一团团诗情画意。

    我最感神奇的是鸡唱和蛙鸣了。哪怕

  • 喜爱荷花,恐怕没有人会例外,我也一样。只是黑龙江的气候不太适于荷花的生长,自幼生活在东北的我也就很少与荷花有缘了。常常只能对着画面品味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那样的意境。

    前几年一次去哈尔滨办事,车经过尚志附近时,突然在路旁的一个小池塘里见到一株荷花,使人眼睛一亮,顿时扫除了一路上视觉的疲劳。于

  • 穆棱河边一棵树

    微风中散发芬芳

    没等细看绿叶的模样

    她已经泛黄

    拾起落叶细端详

    上面刻满沧桑

    仿佛一张年久的书纸

    写满耐人寻味的文章

    那纵横交错的脉络

    如河水流淌

    树叶如一幅微小的地图

    我在上面寻找故乡

    遥想当年少年时

    树叶曾是食量

    至今犹记糠

  • 光阴转,人生已过半,小康未成家不厚,赡老抚幼总需钱,夜夜梦不甜。

    单位黄,半年薪未偿,为求生计打工去,儿女学费口中粮,眼前路茫茫。

    往外走,小儿牵衣袖,肩头背包陡觉重,强充硬汉不回头,泪在心里流。

    汽笛鸣,车厢人满盈,三千里路无座位,两个面包撑全程,痰中血丝红。

    环境新,水乡波粼粼,

  • 高密东北乡偏僻村边

    一座破旧的土房中

    走出一个肋脦青年

    腋下夹着棒槌大的笔

    要用它书写大地

    书写蓝天

    他顶着星星写

    拿给月亮看

    用写字的墨

    托起希望的船

    终于有一天

    写出一片带着酒香的红高粱

    张艺谋去导

    巩俐来演

    全国人在看

    燃烧着的红高粱

  • 如果谁问我这世界上什么最美,我会告诉他,是长白山秋天的红叶。

    一次我坐车去通化办事,走鹤大公路穿长白山,这样不但路途近,节省路费,还能观看长白山的景色。到达沿江与露水河路段时,已近傍晚。这里前往抚松几百里的山路人烟稀少,经常一两个小时见不到人,很长路段甚至连个岔道都没有。汽车行驶在长白山深处的山

  • 很多人都有盆景,我也有一盆,不过不是摆在桌子上,而是印在挂历上。 一个长方形的浅浅的紫砂盆中,生长着一颗矮矮的阔叶树,几条粗根抱着一个不规则的小石块,生长在那不厚的泥土里,一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样子。相对于那树的高度——很粗壮的树干上包着青灰色泛着银色光的树皮,上面顶着几片绿叶,显得生机盎然

  • 晚上吃过饭,站在窗前闲着无事观望,看到楼下两口子出去散步,想到我向来很少陪爱人散步,顿生愧意。就跟妻子说:“走,咱也出去转一圈。”妻子笑了,“今天这是怎么了,突然学好了?”

    来到街上,小县城的傍晚行人和车辆不多,天气不冷不热,正适合散步。华灯初上,与素月分辉,晴空在街灯和朗月的映衬下显得空旷。离

  • 塞外的四月中旬,清明已过,虽然还见不到青草如茵,桃红柳绿,燕舞莺啼;看不到濛濛朝雾,松柏嫩芽,杨苞浅黄。站在穆棱河边,还是能感受到春天正在奔来的脚步。

    麻雀也感受到了,它站在准备萌发新芽的枝头,喳喳鸣叫,骄傲地述说着“不信春风唤不回”。是的,当清明节人们用纸灰悼念故去亲友的时后,那麻雀也站在枝头

  • 夜晚做梦,梦到一只美丽的大蝴蝶,领路一般在前面翩翩起舞,把我引到一个碧草青青,鲜花盛开的旷野。那似曾相识的佳境,彷佛童年游乐的草地,仿佛青年时劳作的山场。原野上,无数的彩蝶成双成对地在花间翻飞,犹如舞厅里旋转着的情侣。

    过去常说,漂亮的彩蝶是演绎了千古绝唱纯真爱情的梁山伯和祝英台转世的。在婚姻只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