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闻新书中那淡淡的油墨味已经很久了,一方面是由于这几年书的价格不断上涨,更主要的还是由于这几年的疏懒,以往买回的那些书还躺在床底下的纸箱里睡觉呢,何必再花钱买新书。回想当初自己买书的狂热,用去了多少有限的工资?书中的内容没有被复制到自己的记忆中,没有被发酵酝酿成营养大脑的知识养料。到如今,两鬓如

  • 在只有三户人家的采伐点住了两年后,那两户人家先后般走了。一个细雨蒙蒙的上午,一辆上面支有芦席有四个花轱轮的平时运木材用的牛车,把我们家搬出了大山深处。牛车摇晃着,细雨沙沙地打在芦席上,犹如西湖上乘船一般。几个小时里我们姐弟几个心里想着新家的样子,默默地望着车外。车的前后,在如丝的细雨里,两侧浓绿

  • 我们家从一望无际的黄淮平原来到群山连绵的黑龙江林区,在一个采伐点住了下来。采伐期间这里还热闹,平时就只有三户人家了,显得格外空旷寂静。爸爸冬天采伐,其余时间做加工镐把、锹把和锄杠等林区工作,妈妈整天忙着摘榆树叶,采野菜,种土豆、倭瓜和玉米,为我们张罗下肚的食物。

  • 2010-01-10

    读过《林海雪原》人,一定都对蘑菇老人神话奶头山那一段留有深刻的印象。曲波用他那神来之笔,为我们活生生地刻画出一个孤独地生活在深山老林中以采蘑菇为生的老人的同时,也为我们描绘出原始森林里蘑菇采收季节的神奇画面——蘑菇老人小屋的墙壁上挂满了一串串晒干的蘑菇,房前屋后摆放着一簾簾

  • 从小在林区长大,拣蘑菇采榛子的事没少做,虽然每年都小有收获,当时也并没觉得有太多的乐趣,只是作为一种家庭创收的副业来做罢了。这几年,山上的耕地越来越多,长榛子的榛丛越来越少了,榛子也随之稀缺起来。集市上买的价格高不说,质量也不理想。想吃榛子,能自己采一点是最好不过的了。

  • 小小的花椒树

    我的故乡是苏北靠近山东省的一个小村子,与当年的汉高祖刘邦居住地不远,也算是同乡了。由于离开故乡时还小,对故乡的村落和老屋已没有什么印象了,只是朦朦胧胧地记得屋前有一棵小树。听父母讲,那是一棵与我当时一样瘦弱的小小的花椒树。每年春天,小小的

  • 有人喜爱春天,赞美她的桃红柳绿、繁花似锦。有人喜爱夏天,赞美她如丝的细雨、莺燕的歌喉。有人喜爱冬天,赞美她晶莹剔透的冰霜、洁白如羽的飞雪。我却喜爱秋天——特别是中秋,喜爱她的成熟、她的厚重、她的壮美,喜爱她无私的赠与,以及她那令人惬意的干爽与清凉。

    中秋时节,天

  • 端午节情思

    端午节又到了,往年端午节粽子那黏黏的糯米,甜甜的枣以及粽叶淡淡的清香味依然萦徊于脑海中挥之不去。粽子的确是一样美食,真是有些不舍得将它投到江水中去,平时吃也就算啦,端午节的那一天至少还是要投一个到江水中去的。以纪念两千多年前抱石投江的我国古

  • 上一页 第一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