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周末,单位不上班。但独自一人呆在200平方左右的家里,显得特别空旷,越觉得孤独,反不如去十几平方的办公室,路上走一走,也聊作锻炼。路过早餐店,顺便解决早餐。因早上7时不到,早餐店也较清闲。听见一个也是吃早餐的顾客在与店里的人聊天,说昨晚他的小饭店生意很好,有很多成对的男女来就餐。原来昨天是七夕

  • 江南七月,随着梅雨季过去,就进入高温暑热阶段。早上七点,走在去单位的路上,头上已是骄阳似火,不一会就汗水淋漓。这时,头脑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年少时读过的《诗经》中“七月流火”的诗句。但仔细一想,好像不对。因《诗经》全书只是年少时囫囵吞枣地浏览过一遍,没有仔细研读,这首《七月》也仅记下这一句,但

  • 四月,江南,雨雾蒙蒙。

    独坐书斋已近一整天,临近旁晚,雨已停了,独自走上街头。经雨雾浸染的街道两旁的香樟树,叶片更显嫩绿,地上满是香樟树飘落的细碎的金黄色的花序,清新的空气中充斥着淡淡的香气。这时,西边天空的云层散开了,夕阳的金光撒到街上,一道长长的影子飘到了我的眼前,于是,两道影子重叠了。{p

  • 4月6日,我们一家去我妻子老家扫墓。因担心路上去乡下扫墓的车太多,怕拥堵,6时多点就从居住的小城出发,车行一小时左右到达西部集镇,在镇上用过早餐后,车在乡村盘山道上行驶了近一个小时,9时左右到了我妻子的老家——小英山村。

    今年清明节,碰上春日里难得的晴好天气,车在盘山道上行驶时,看窗外,群山拥翠

  • 走进镇海中学,学校大门古朴典雅,门楣上 “浙江省镇海中学”的校名是郭沫若题写的,七个大字苍劲有力,凸显出学校的厚重大气。从正大门望去,校园建筑大多中西合璧,最高也仅四层,就是教学楼,每层也仅四个教室,这些建筑大多掩映在绿树丛中。由此,我想起其它一些省级重点中学,校园建筑多高大巍峨、整齐划一,虽然显得

  • 早上去单位,走到黄岩中学老校园旁边时,忽然产生了进去一走的冲动,因为我曾经在这里度过了十四个春秋。

    沿着东官河旁的林荫道,自南往北,踽踽而行。昔日学校的运动场,现在已变成一幢幢豪华的别墅。这运动场,周围是8条400米的跑道,铺有塑胶;跑道内是绿草茵茵的足球场。记得塑胶跑道,当时是靠校友半卖半送建

  • 《黄岩县志》记载,宁溪镇有座“觉慈寺”,始建于唐大中5年(公元851年),自宋至元,名声大振。明洪武年间,被朱元璋称为“泐秀才”的高僧宗泐在此任住持。我虽生活工作在宁溪镇多年,但未闻镇内有此名胜,近听友人谈起,欣然相约前往。

    我们来到离镇两里许的蒋岙口,即见一山犹如弯曲的手臂,觉慈寺就在这臂弯里

  • 冬日,去乡村走走,常会看到有老人独自坐在房前或村里人聚集较多的如店门前等场地的阳光下,张着一双空洞的眼睛,似乎在看着什么,似乎又什么都没有看。看到这场景,我就会想起父亲的晚年,每次回老家看他,都见他坐在村里商店的门前,似乎是看着来往的村人。当人们告诉他你小儿来了,眼里才出现一丝神采。我想,步入晚年的

  • 从山中走出已近二十年了,现在站在居住的小城中公寓的阳台上,虽也能看到远处的山,假日也偶或爬爬小城附近的山,但这里的山总给人一种疏离感。我的青少年时代是在这小城西部四面环山的山谷中度过的,山村和集镇旁的山脚下,有一道清亮的溪流自西向东流淌,翠绿的山,清澈的溪,相互映衬。虽然从少时的山村逐步走向集镇,但

  • 国庆长假,朋友邀约去石人峡景区看看。石人峡在黄岩西部的屿头乡境内,就在已经开发好的布袋坑景区的旁边。我曾在去年秋天与黄岩诗词学会的几位先生为景区题写楹联去过一趟,其景色绝不亚于布袋坑,这次陪同妻子和朋友再去看看也好,顺便看看楹联的效果。

    车出西门,行驶一个小时,到达景区在建中的服务区。服务区位置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