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手机的历史
手机是最能体现时代变化的东西。
1990年。我第一次看见真实的手机是在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饭店的大厅,在此之前是在电影里看见的。有一位穿着时髦的女士一手挎着风衣,一手拿着一个砖头一样的“大哥大”站在大厅的中央打电话。吸引我注意力的还不是她那夸张的动作,而是黑色蠢笨的“大哥大”与
2017-02-11 20:49“举案齐眉”——爱情的单行线
参加几次婚礼之后,发现一个问题,“白头偕老”的祝福已经淡出了婚礼,“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成了用得最多的祝词。是呀,夫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可是什么东西都怕较真,在《百度》查看“举案齐眉”和“相敬如宾”这两个词,发现“举案齐眉”的本意并没有相互尊
2017-02-10 15:49题记:本人很少接触佛家经典,近几天读《六祖坛经》,被其吸引,写下此读书笔记,记载心得。
一次不寻常的衣钵传递
——读《六祖坛经》笔记之一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开始了佛祖衣钵的传递。佛祖衣钵在印度传了二十八代,到菩提达摩。达摩东渡东土,在东土又开始传宗,达摩又传了六代。从六祖慧能开始,只传
2017-02-07 19:20关于酗酒
(读报笔记)
今天《红山晚报》刊登一则消息,翁牛特旗一位农民酗酒将其父亲打死,被判死刑缓期执行。据邻居说这位农民平时没有劣迹,性格有些内向,不爱多说话,就是喝酒之后爱耍酒疯,打老婆孩子。这次就是因为妻子看到他喝酒,为了躲避家庭暴力藏到了娘家。他喝酒回家后找不到老婆孩子,就逼着父亲去
2016-12-22 19:30巧遇毕老师
我是在公交车站遇见他的。刚刚下完第一场雪,暖暖的太阳下他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拄着拐杖在等公共汽车。我一眼就认出来了——“毕老师”,喊了一声。有十多年没有见面了,毕老师又苍老了一些。
“啊,是你,少见少见。”说话的时候我看到他口中仅仅剩下的两颗牙齿。“您上哪里呀?”“集邮协会”“还搞
2016-12-08 22:22《控制》
一对夫妻。
早起:衬衣该换了……还有袜子……你就是一头猪……
洗脸间:把脖子洗洗……该理发了……
餐桌:吃豆角……多吃青菜……有利健康……别剩饭……
抬东西:抓边上……迈左腿……
出门前:穿厚羽绒服……带手套……把皮鞋擦干净……
开车:往右转……小心小心……红灯
2016-12-08 17:03你不卖给我豆腐,我就不卖给你豆子
——读报笔记之四
1956年12月18日《昭乌达报》3版喀喇沁旗美丽河镇供销社批准一个叫高长山的农民做豆腐,豆腐很受欢迎,经常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有一天,美丽河粮站的几位职工来买豆腐,看见没有豆腐了,质问高长山为什么没有给他们留?不知道高长山是怎么答复的,反
2016-11-22 22:03一辆自行车的故事
¬——读报笔记之三
1956年11月27日《昭乌达报》第三版的角落里还刊登了一篇百余字的“豆腐块”文章,粗心的读者可能都不会发现它。说的是赤峰县粮食局有一辆公用自行车,但这辆自行车被副局长孟宪辉长期占有,除了下乡,平时上下班、礼拜天逛街孟副局长都骑着它,自行车坏了还要公家花
2016-11-22 22:01干部蹲禁闭
——读报笔记之二
1965年11月27日《昭乌达报》刊登了一篇翁牛特旗支行王相如的“读者来信”,反映他们机关有一个叫高青山的年轻干部,因为一件事情去请示他的顶头上司杨股长,因为与杨股长意见不和,杨股长一气之下把高青山关了禁闭。后来因为机关工作忙,才解除了对高青山的禁闭。作者端出了
2016-11-22 22:00《昭乌达报》1956年创刊,到今年正好六十年。我忽然产生一个念头,六十年前的报纸是什么样子?我来到了赤峰日报社,在办公室杨永武主任帮助下看到了当年的《昭乌达报》。刚刚创刊的报纸难免生涩了些,以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又显得很粗糙,但这些都掩饰不住它那旺盛的成长力。8月23日出版第一期,我认真地阅读了几期报
2016-11-19 22:23-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