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邻人养狗

    夜里被邻家的狗叫声吵醒。几场大雪,天气变得奇冷,气温降至零下30度。大雪影印下,室外如同白昼,寂静中夹杂着一两声狗吠,本来很有意境。可是狗叫的声音持续不断,渐渐使人心烦意乱。

    养狗的邻家与我们隔了几家,院内不住人。邻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少见其家人。在我们刚刚搬来两三个月的光景,有一

  • “陌生人社会”带来的问题

    ——两则新闻引起的思考

    昨天有两条吸引人眼球的新闻。一条是全国政协委员周新生在全国政协会上发言:《尽量让国人不求人少求人》。另一条是南昌市5岁男孩被一妇女拐骗,9天后警方解救出来。在我看来,这两条新闻都与“陌生人社会”有关。第一条新闻是怎样适应“陌生人社会”的问题,

  • 1700年前的一次财产申报

    ——读《自表后主》有感

    新的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不久,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反腐倡廉建议。从报道来看,专家学者提的建议多数都见诸过报端,没有什么新意。反腐败到了今天,就是一个决心问题、操作问题,专家学者的意见比平头百姓的意见也高明不了多少。但是我发现,专家

  • 义务劳动的变迁

    友人的办公室在市医院的十楼,站在明亮的落地窗前看见的是一排排的高楼,使南山不连贯地时隐时现,全无了“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一个像手榴弹一样的东西倒竖在山顶上,有人告诉我那是雷达站。不远处一幢高高的大楼顶上镶嵌着“天王酒店”四个大字,显示了自己的霸气。“老干部活动中心”是一座黑黑的大

  • 《住院六日谈》

    ——近距离观察医患关系

    时代在变化,医患关系也在变化。医患关系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治病悄悄地变成了一场交易。医生和患者在面对疾病这个共同对手的同时,另一方面明里暗里医患双方围绕着保卫钱包和夺取钱包展开着激烈的攻防博弈。现在说起医院的“革命人道主义”恍有隔世之

  • 我得病后的一天下午,母亲叫来我的一位远房舅舅,商量到乌丹北大庙烧香的事。我的这位舅舅,与宗教界联系紧密,认识一位活佛,且与乌丹北大庙的主持关系甚好,他当即打电话联系好,明早烧第一柱香。

  • 父亲生于1922年,今年90岁。这两年父亲明显苍老了,苍老的表现就是明显消瘦。近几年,和父亲在一起,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什么?总也说不清楚。父亲的精神

  • 全家正准备吃晚饭,桌子已经放到炕上。端上来到是咸菜、小米粥和玉米饼。玉米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主粮,按量供应的白面,为了庆祝母亲解除关押,蒸馒头吃了。这个月只有顿顿与玉米为伍了,弟弟

  • 一根冰棍

  • 一顶帽子

    电视里一播赵本山的《卖拐》,我就联想起三十年前的一件事。不管是什么年代,只要是交易就离不开“忽悠”。

    那时候机关干部很少出差,特别是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每当有这样“光荣”的任务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