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 书

    头一回读书。一本书一口池塘。千万口池塘就成了大海。我不知深浅,一头扎进了汹涌的波涛,差一点点就被活活吞没。

    第二回读书。一翻开就是一大港湾。我悠游于这个港湾的热闹,又潜泳至另一港湾的寂静,开始有些随心所欲,而且从容不迫。

    第三回读书。我已驾舟于无边无际的海洋。一手把舵,一手撒网。

  • 那头耕牛

    ——怀念之三

    总是默默俯首,脚踏实地,步步前行……

    从溪畔的草地慢慢将我驮上山坡的绿林,不时甩一甩长长的尾巴,只顾用自己的肩背驮着我长大。可我并不在意两行蹄印的深深浅浅。

    总是默默俯首,脚踏实地……

    从春天的鲜绿慢慢拉向秋天的金黄,总是肩上不离犁轭沉重,不时喘着一口口粗

  • 那条小狗

    ——怀念之二

    头上是白纸高帽,胸前是木板大牌。我本属人类,却有七手八脚将我弄得奇形怪状似人非人,而且起了个名字“牛鬼蛇神”。

    “牛鬼蛇神”伫立街头闹市,闹市更热闹,街头挤满人头。

    只是再拥挤的人头,没有一个敢于靠近“牛鬼蛇神”,再热闹的闹市闹不到“牛鬼蛇神”身前的3平米阴阳

  • 那只乌鸦

    ——怀念之一

    天大地大,房门一被反锁,属于我的只有一床一被的斗室。

    天天耳闻公鸡喔喔啼鸣,我却不见一丝黎明。

    也有燕子翩翩来我檐下筑巢,我却没有春色。

    亲戚被挡在校园围墙以外,朋友被大字报吓得远远跑开。

    惟一能够常常前来和我说说话的,只有窗前树枝上的一只小小乌鸦——

  • 梦 境

    一步一个日子,

    把教学楼的过道走得长长;

    可长长的过道却走不出一个日子。

    透过教室窗口,我看见——

    讲台上站着的,依然是我年轻的身姿;

    走过教室门口,我听见——

    空中回响的,依然是我青春的声音……

    直至一阵急骤的铃声将我惊醒——

    我不能相信,难道我真的已经

  • 放生日

    临溪乡镇有放生潭;倚山村落有放生池;深山小寨有放生亭……

    放生——那时候,我的故乡处处可见不同形式的设施而有相同内容的告示。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千古不变的日子——农历四月初八。每年,每年,这一天都有一个隆重的仪式:男女老少祭天拜地之后,纷纷将鲜鱼、活虾、飞禽、走兽放归水中林间……

  • 虎文公背影

    ——读史写意之六

    虎文公——我先祖的背影越走越远……

    走了三百个春秋依然并不模糊,都因有子孙在遥遥追述。

    既是历史名人怎么头上不戴乌纱帽?

    ——没有乌纱帽才能昂首阔步于乌纱帽前。

    一辈子为何总是教书著书?

    ——既然难成千古人,何妨做点千古事。

    甘居穷乡僻壤

  • 王维山水

    ——读史写意之五

    走出家门——

    戴官帽,穿官服。完全符合唐朝体制。

    回得家来——

    一身袈裟,一挂佛珠。纯粹是虔诚佛徒风姿。

    ——不由我不喟叹:不自由,亦自在。

    左手画卷——

    山水。

    右手诗篇——

    山水。

    ——不由我不领悟:他是山。他是水。他就是真

  • 陶潜隐居

    ——读史写意之四

    别以为,他是终日关闭柴门,或读书作文自娱,或闲庭草径信步。

    其实,从田头荷锄回家,一闻酒香,身影就十分生动可爱——

    喝干了自家的酒坛,就去找别人家的酒缸。

    别人家的新酒未曾去糟,就取下自己的头巾过滤了喝。

    喝醉了,挥挥手,让人家走开……

    做县令

  • 李白追月

    ——读史写意之三

    左手酒壶,右手墨笔。

    一口两用——边喝酒,边吟诗。

    两眼却紧紧追随高高的明月——

    一次次举头想要伸手向碧空摘月;

    一次次俯身想要伸手往水中捞月。

    月,月,月,

    那是官帽上闪烁银光的玉佩;

    那是一生矢志不渝的梦游……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