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柱抗疫诗抄
《生命涅槃》
这个冬天,舆论翻过碎裂的城墙
九省通衢的地方,黄鹤不再飞翔
一场灾难,践踏鼠年新春的风光
见过生死的城市,孤岛一般沦殇
封城封路,盯梢四散逃窜的汉腔
我被隔离在千里之外,视线茫茫
对落难的围城,只能远远地眺望
此时,多少亲友和同学在水
2020-02-25 15:21映亮人生的光焰
——《报人琐记》读后钩沉
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旅行,一个过程。四季人生中,有一束透明的光焰,整个生命都会被照亮。
写这篇文字,寻迹钩沉,很多记忆倏然苏醒,心情一直不能平静。我要说的,是我的一位在报社的同人,生活中的兄长。当年他是怎样的神采飞扬,活力四射。现在以抱病之躯完成二
2019-12-03 08:56苏马荡笔记——方东,还好吗?
很遗憾,这次在谋道一个多月,没见着牟方东。
牟方东,齐岳山脚下大路坪人氏,复员军人,乡土作家,50出头了,还在打工。我在去年《我把2017用到淋漓尽致》和《苏马荡日记之二》中记述过,我与方东素昧平生,是几年前在互联网结识的。他对一病弱老夫码的分行文字誉扬有加,“
2019-09-10 12:50苏马荡笔记——
向美而行
到谋道的第三天,我再次拜访湖北天之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老总王峰。
去年结识王峰,首先认识的是他一脸热情的笑容,真诚,朴实,给人一种很阳光很上劲的亲和力,我想谋道的厚重,谋道的神奇,总是在后生身上有极般配的体现,这位本土文化青年六年的业绩大概可作认证。
谋道的年
2019-09-10 12:48苏马荡笔记——母亲的味道
离了凉雾,驱车抵达谋道时,姐姐和妹妹两家已经等在那里了,亲情扑面。以往父母在世,我们几家每年春节都要团聚在父母身边。老人离去后,这种团聚的气氛成了我们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不止春节。
平日做菜,母亲直到七十多岁还扛大头,后来过年就主要由姐夫晏哥和妹夫新生操作,母亲指挥
2019-09-08 19:05苏马荡笔记——
凯旋日
一
我把2019年7月27日定为“凯旋日”。这天在利川边城的凉雾小镇见到阔别四十多年的华师同学。
自1977年毕业后,同学们东西南北,各为生计,后来老了,退了,有了微信群才知道我们74级中文系的顽强存在。前些年几对夫妇在凉雾置房避暑,凉雾约定俗成地成了年级候鸟
2019-09-04 17:00候鸟文化中的一抹嫣红
张永柱
“候鸟文化”现象在苏马荡兴起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值得重视,她异彩缤纷,声势奔突,呈多元化走向。正所谓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精彩却有无数的可能。其中,胥志融采取人类心境与天地世界的和解姿态,接地气,循自然,把苏马荡写得苍翠欲滴。
我与胥志融同为万州三中学子
2019-07-18 10:12一首诗与一面旗帜
杨秀武
张永柱老师要我为他的诗选《情歌流淌》写序,我爽快答应的原因是,借用这样一个方式,作为见证人,把恩施诗歌创作发展的真实历史,告诉给恩施诗坛今天和明天的诗人们。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著名诗人和翻译家、《诗刊》资深编揖陈敬容女士,在《民族团结》
2019-07-17 22:57红籽啊,红籽
张永柱
立冬过后,几场大雪一垫,我们的高山寨子便银装素裹,远近一片白了。
在这玉一般高洁清新的世界,就数那一丛丛火棘耀眼了。火棘,我们喊火棘籽,又叫火把果,一种矮小的常绿灌木,因全株多刺,在环境界植物中算是比较理想的,有的人家用它作自然篱笆。它的果实很小很圆,鲜红鲜亮地结满
2019-05-19 09:37感受皮渡河
张永柱
初冬时节,在怀化参加全国五省边区报纸协作会,《团结报》的田宗桂副总编邀请我一定去看看龙山惹米洞和火岩溶洞群落,那是国家一级旅游景点。
龙山的同志特别热情好客。《龙山报》的老总和编辑们都忙着抓发行去了。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董道平正赶着参加常委会,他打了几处电话,最后找到报
2019-05-17 10:58-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