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的回声
——《青春的磨砺》读后
重庆德艺双馨的老诗人陆棨在上世纪60年代一写诗便蜚声诗坛,新颖的表现手法开一代诗风,大气磅礴如天籁之音,六十多年了他的很多诗句我至今都还背得,譬如《大巴山的回声》:大巴山啊,你好!
——你好……你好……
当年的红军回来了。
——来了……来了…
2021-11-19 14:16牛在青山绿水中
牛年再说牛,说老牛,说荡上老牛,说“牛”在青山绿水中!
苏马荡管各地来避暑的叫新市民,形象的比喻是“候鸟”,这几年的统计数据从二十万计到三十多万。虽说是季节性山居,实际上也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归化。在苏马荡,我明显感觉山林的特点是本真和朴素,空气清新,天地精华的无言之教已经
2021-09-15 16:43甘茂华,情味煽动战火
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我等出川进川几乎都要走长江水道。船到三峡,故事就开始了,有见识的旅客说巫山神女是瑶姬的化身,三峡悬棺“弥高者为贵”,崖洞里还有兵器和古人的脚印。我的一个朋友,父亲是人武部长,据说组织过探险。我也借助望远镜,始终无法穿透远古之谜。
那悬崖峭壁上
2021-05-14 14:25山中问答
——读李家容旧作《碧山》
湖北诗人中,李家容是我们那一代很有个性的才女,她大学毕业后在省里一家文学杂志从诗歌编辑做到主编,而且自己也写了不少有影响的新诗。她的诗精致、隽永,一如涓涓细流,不知不觉就沁润了你的心田,同时她的诗,不仅有女性的温馨,更有一种诗人的视觉审视。
这首《碧山
2021-03-27 16:56清江的诗化情感
恩施这条清江,外来游民喜爱她水清十丈,风姿锦秀,誉称八百里清江八百里画廊。本乡土著则视为母亲河,生长于斯,受惠于斯。
所以清江是一条情感的河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清江孕育的骚人墨客自然是诗画生情,文字结实。历史上,他们叫做巴人后裔。1977年我从长江水域的宽阔地带武汉毕业分到
2021-03-26 10:19苏马荡候鸟群贤赋——
郭贤乐篇
牛年作牛颂,此牛非彼牛。速写郭贤乐,拓荒牛也,老黄牛也!
出生农村,长在农村,横吹牧笛,可是乡村小放牛?初中辍学,进厂帮工,脚踩机器,车间小小负重牛也!俗语有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上人者,才能出众之人也!弃功利,含哲理。移来话牛,借牛发挥。贤乐真
2021-02-26 15:19人生大风歌
——《利川知行录》序
张永柱
借着为宗派同志《利川知行录》写序的机会,我把利川的山河百科,人文风物过细走读了几遍,认定这部奇书,工程浩瀚,力扛九鼎之重,非他莫为。
初识宗派兄,是在85年1月剥枣诗社举办的清江民族诗会上。参加那次诗会的有三个年龄段,世平一泼年青诗人20出头
2021-02-07 11:56博云赋
浩荡博云,飞起于泱泱之绿洲。迤逦墨亭,荫蔽入重重之翠林。登高者望远,居安者历心。龙盘盛世兮,紫气翔腾。凤舞九天兮,彩练还旋。亭榭环拥以为仙阁,湖镜倒映是谓琼岛。
山川之焕焕兮,各领风骚。草木之欣欣兮,唯此风流。神秘之方邑,洪荒门旗。巍峨之雄关,亘古丽辞。天苍苍,降大音希声。野茫茫,载
2020-12-15 07:02苏马荡赋
张永柱
万州东进,恩施西行。鄂渝交界之地,群峰莽莽,横断四纪冰川。利万结合之部,翠屏泱泱,库存千年林海。劲岚雄岗,珠落玉盘,生成遍地景观。紫气祥云,琴弹月溪,酿制一湾风情。
如此雄伟屏障,齐岳山也;这般神奇境地,苏马荡也!齐岳不让五岳,苏马别于苏杭。车停场坝,人入世上
2020-11-29 09:31哪个是张永柱呀
说起苏马荡,人们开始知道的是一座避暑城,进而才是康养城。这都不错,但我还要加上一个元素:这是一座人缘城。想想吧,三十万候鸟,来自二十多个省市,彼此过去都是陌生人,半毛钱的交情都没有,到了荡上组合一种新型人际关系。这有点像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邻里热情热心,真切互动,少有隔阂
2020-10-11 06:52-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