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偶发的事件,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我不再困于一隅,看不见人间烟火。每天早晚我都要穿城而过,然后在握手楼的一套六十多平米里休憩。

    清晨,东边一家人的门“砰”的一声,主人出门去了;楼下传来“唰唰”声,那是马路天使在清洁街道;阳光也温热起来,催人起床。走在街道,孩子背着书包,生意人在拉卷门,小摊们在

  • “东西都藏好了吗?”妈妈在我的脚那头压低声音问爸爸。“放在了里屋的床低下。”爸爸放低声音地说,“天亮的时候队长会派人来我们几家搜查的,我们几个回来的路上遇见了黑子他爸上厕所,他是队长的亲信,一定会向队长报告的。”

    “天亮的时候和俊英交代一下,千万别让队长进屋搜查,其他的几个孩子还小,不会把这事说

  • 朝南的一扇窗占据了整面墙的二分之一,金银花藤温柔地缠绕着冰冷的铝合金杆,绿叶是自然的生命。一丛月季的枝叶旁逸斜出,随它自由地疯长,一朵、两朵花儿含羞绽放,花儿是自然的女儿。屋子的左边有三条粗而长的电线,那是鸟儿们的驿站。坐在舒适的沙发上,扬起头就可以看见人家蓝的、灰的屋顶,屋顶上鳞次栉比的太阳能热水

  • 火车在七月的黄昏里出站。车厢内人头攒动,车厢外的楼房、叠翠的青山、方块的池塘、灰白色的公路、人家窗口里点点的电灯都浸润在薄薄的夜色里。

    这是从武昌始发直向深圳进发的快车。车厢的过道里站着的是年轻人,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的往往是中年人。左边的一位中年人和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聊起了天。

    “你去深圳?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弟弟于2009年8月22日离世的,自此,每年的清明我的心就会有伤。走在绢

  • 手提一块米豆腐走进生活小区,闺蜜看见了惊诧地说:“你吃米豆腐?”

    “这是妈妈菜,”我解释说:“小时候家贫,每到蔬菜淡季,妈妈就把大米用淡淡的石灰水浸泡一夜,第二天就用石磨磨成浆。再把磨成的浆在灶台的锅里熬去多余的水分,成糊状,盛放在脚盆里冷却就是米豆腐了。做好的米豆腐首先送两块给左右邻居。”{p

  • 正是看花天气,为春一醉。

    醉来却不带花归,诮不解,看花意。

    试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

    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三月的雨细细的、亮亮的、密密的、落在人的脸上身上轻轻的柔柔的。窗前的迎春花在春雨里把它柔软的枝条伸展然后弯曲成一个个有着优美身姿的弧线。弧线上缀着一朵朵鹅黄的金黄的

  • 春风的脚步踢踢踏踏的破着冰,把农家的木门窗撞得哐哐啷啷地响,在空旷的田野里疯跑,在城市的小巷里叫嚣着隳突东西南北。一夜的洪荒,把听夜的我扔在远古。

    春风也有温柔的时候,温柔中小河把春情荡漾、野花把娇美辅向天涯、杨柳把柔情涤荡在枝梢、小草把野劲挥向天涯。

    三月的绿草还不能淹没人的脚背,你是否已

  • 放逐,被别人放逐,被自己的内心放逐。

    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小城潮州当刺史。韩愈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染恶疾惨死在驿道旁,就地埋葬。返京才取出遗骨,重新安葬。当他策马出蓝关,他的侄孙韩湘赶来为他送别,他将心中的激愤、悲苦、委屈凝与笔端《左迁至蓝关示

  • 生活在城市,店铺林立,霓虹把星火湮灭,处处的音乐撩拨着你的心弦。而我蜷缩在我心爱的房子里,独享着家的宁静,嗅着生活的烟火味道。

    然而窗外的生活也很精彩,站在窗口看风景,看白云苍狗,听天籁人籁,不亦乐乎。

    窗下黄馨的枝条柔软,如池塘边杨柳的绿丝绦,朵朵小黄花娇艳灿烂。广玉兰的倒卵状长椭圆型叶绿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