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许多人喜欢探究树、花的内心世界,并把一些树和花的品质赋予在人的身上,喜欢把一些美丽的树和花移植在公园、路旁及自家庭院里,而他们很少去关注脚边的那些草儿们。

    学校有一个外操场(外操场的产权不属于学校),操场上有一条四百米的环形跑道、两个足球场、一个跳远沙坑。由于操场地势

  • 秒渺,太阳在哪儿?

    太阳在那​边!

    一岁半的孙女欢快地​举起她胖乎乎的小手指着天边的太阳说,

    秒渺右手的大母指前两天受了一点擦伤​,

    指着太阳的右手那一刻​沐浴着阳光的芬芳。

    清风追逐着草木,

    月光寂寞了幽帘,

    一只小鸟的啼啭喧嚣了整个庭院,

    遥望窗前的​那棵桃花独自

  • 乡愁是故乡袅袅入林的炊烟

    乡愁是年轻时的阿妈在夕阳里那一声悠长的呼唤:孩子们,回家吃饭啦!

    乡愁是小城梦中枕边的一片蛙鸣

    乡愁是萦绕着冰轮的一缕幽幽的桂香

    乡愁是老屋​瓦楞上迎风的芦草

    乡愁是依旧唱着我童年歌谣的村前那条小河

    乡愁是我的脚步早已丈量不出儿时小路的漫长

    乡愁

  • 冬夜寂寂,听不见树摇叶吟,闻不见蛩音。冷空气仿佛是消音器,万籁俱寂。鸟儿们不知蜷缩在哪个角落,成天地看不见它们的身影。花儿们早已凋零,落花成泥成尘不知香了谁的罗袜。梅花不知开在谁的故乡,雪中红妆点点,绿萝毵毵。北风卷走,红雨纷纷。最喜茶花红瓣黄蕊,姿容艳丽,叶儿油绿,春意浓醉。

    许多树​脱去了叶

  • 母亲最小的弟弟生病了,年纪七十多岁的她寝食难安。她想去看她的兄弟,可他们相距三百多里。为了母亲,我决定陪着她去武汉探望舅舅。​​

    我和母亲班车火车地铁地转车,来到舅舅所住的医院,舅舅刚从观察室转到普通病室,望着白发苍苍的大姐,舅舅感叹地说:“姐,你即使两手空空来看我,我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老母亲。

  • 小时候的冬天每年都下很大的雪,而且都是在孩子们熟睡的时侯下,清晨躺在暖和的被窝里睁着惺忪的眼,屋子的每一个角落都清亮清亮的.母亲们在屋子里亮一嗓子:"下雪了!"那些孩子们一骨碌从被窝里跳起来,龇牙咧嘴地把小胳膊小腿伸进冰冷的棉衣棉裤里.厚厚的雪儿铺在屋顶上,田地上,垃圾堆上,稻草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故乡深秋的清晨霜似薄雪,空气凛冽。被霜打过的白菜萝卜有甜味,甘蔗就更甜了。虽说有霜的清晨冷风割面,可伴随它的定有一轮红红的太阳,和煦的阳光撩拨着故乡人的心性,让人仿佛身置初秋的愉悦里。

    深秋在时间的河里向冬滑落,霜没有了,太阳也很难钻透厚厚的云,天空成天地浅灰着,空气成天

  • 旧历年春节的气息早已撞开了中国亿万家的大门,采购过年所需物质储备的事儿早已活动开来,然而,我还未见到你的身影———雪。

    家乡几乎每年都要下一场雪,虽说雪是越下越小了。偶尔也有在春节时才下雪的,​那可是孩子们的最爱:雪地里打雪仗,放花炮。大人们却有点苦:雪地里走动湿了头发,进屋湿了门槛。家乡下雪的

  • 清晨,路过武汉中山公园,行云流水的音乐和着和煦的阳光迎迓着我,寻觅着高山流水的古筝曲进入了中山公园,里面曲径通幽,别有洞天。

    ​走在石径小路上,两旁假山堆叠,虽没有自然山峦的朗润,却是匠人胸中丘壑的玲珑杰作。假山掩映在参天大树下,绿荫迷离了游人的双眸,脚下的小路是我前进的路标。上了一座拱桥,眼前

  • 三十年前,二十岁的我师范毕业分配在赤壁镇小学。到了赤壁镇的时候已是9月2号中午一点多了,我背着行李来到距离赤壁小学不远的凤雏庵歇息。

    凤雏庵是一座300平米的平房,正殿供奉着凤雏先生全身塑像,神龛两侧有对联一副:造物忌多才,龙凤岂容归一室;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许三分。旁边相连的两间屋子是僧房,简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