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有一个梦想,选一个美丽的日子,避开热闹的人流,择一个倚窗的角落,带上简单的行囊,去一个又一个山水清幽的地方,不需要言语,只要真切地看到自然界里的青翠与沧桑,心就会自在地飞到天上。

    这个季节,手指滑过林清玄的书页,字里行间,吹来似梦似真的禅——素有“西雁荡”之美誉的浙江泽雅区,区内群瀑飞流,碧

  • 象以往出行一样,在去一个景点前,我不去百度她的全貌。

    感觉那样很残忍,就象你和一个佳人心怡已久,未曾见面,却对她的前尘后世了如指掌,所有若隐若现的美好,如云雾般被你轻易地撩开。我喜欢对任何事物带着欣赏、敬重和仰慕走近她。

    比如江西省乐平市的洪岩仙境。

    6月10——30日,乐平市杨梅节在洪

  • 一直喜欢青瓷。

    生长在水乡鄱阳湖畔的我,与千年瓷都景德镇,仿佛天生有着不解之缘,因为一泓碧绿的昌江水?还是倾城极致的青花瓷?

    古老的青花,带着典雅脱俗的素胚,有着令人窒息的美丽,我在梦里赶她。

    喜欢青花,贪恋她的静雅,清新和明丽,更源于她素净中透着不动声色的繁华,单纯里显出绝世清高的孤独

  •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无名的展开。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国家5A级景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我先后两次与她零距离,记忆的梗上,却没有展开一次无名的青花。

    是因为烟雨江南,承载了太多才子佳人的寂寥彷徨?还是六朝古都,氤氲了二十四桥明月的多愁善感?

    可知,我暗恋古窑已

  • 五月的天空,明净如洗,阡陌小巷,婉转清凉。

    花讯已到,极好看的海棠和茶树,与墙角的苔藓遥相呼应,涨成一片绿的海洋。

    这缤纷五月,极尽辽远空阔,听著名诗人和小说家讲课,亦被一声蝉歌填满,落落大方。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物化的、名利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影响和决定着我们,使我们越来越远离人生

  • 暮春的中午,风,徐徐轻拂,阳光穿过五月的树叶,细细碎碎地洒在地上,在光影里恬静的微笑。

    一杯咖啡,一本书,或者一把摇椅,坐在这样的时光里,是清浅悠然的。

    很多人喜欢光彩照人的舞台,而我却喜欢安静的角落,做一个安安静静的看客,择窗而坐,无关风月,思绪带着简单的行囊,去往一个又一个山水青幽的地方

  • 前几天回了一趟故乡,那里的原风景早已消逝,有的涂抹着朦胧的色调散乱在心上。欲将疏忽的曾经拾起,却捡得几页缺角少字的片断,恍惚记得,在某个转角处撑着伞等待我的那些追梦少年,都相继老去,一如母亲布满着皱纹的脸颊,彰显着时光不再翻版。

    翻阅着过去杂乱的文字,大多与父亲有关,十年前发表的《父亲的小屋》,

  • 我是喜欢书的。

    儿时,家里姐妹众多,买书是十分奢侈的事,父母和老师更是耳提面命学好课本知识。所以同学带来的课外书,便成了我精神盛宴的一部分,坐在教室里点着油灯读,也曾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读。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手抄席慕容和汪国真的诗,看林上春树和杜拉斯的小说,我在书的餐桌上大块朵颐,遍历天下

  • 草长莺飞的四月,江南已迫不及待的展露出她动人的风韵,我和市作协一行人坐上开往江西景德镇的班车。

    景德镇,伏兮千年的古镇,熠熠生辉的中国瓷都,千百年来,渗透着一种铮铮的钢铁般的品质,默默无言地撑起景德人的精神脊梁,让人们真切地感悟到她蛰伏千年沧海桑田的灵气和大气。

    儿时,景德镇留给我的印象是没

  • 春日的清晨,细雨如丝。

    对面的阳台上,隐约传来悠扬的笛声, 仿佛隔世遥远,但又分明清晰可见。它让我感觉有种叫“生活’的东西嵌于其中,真实而温存。这样的箫音,一定是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流淌出来的,音调吹成旋转自由的蝶,轻巧掠过我的惊慌昏乱,玉色的音符从上游汩汩而下,我站在下游,凝固成听箫的模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