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油坊堰有个约定

    文/刘元兵

    两年前,因为身在边远地方的谷玉兰的一次邀约,我与油坊堰有了一面之交。回程时在蜿蜒的小道上被面包车刮伤的记忆,谷玉兰大姐那脚踏泥土,两鬓已经染白,依然有着作家梦想,有着诗与远方的气质,这些景象和意犹未尽的感觉依然沉淀在我心底。

    油坊堰村位于成都市金堂县又新镇

  • 做一个自豪的赵家沟人

    ——在竹韵书院首届征文颁奖暨《竹韵里》

    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竹韵书香染,月季书华年。在繁花落尽,青果高悬,翠绿变深,阳光逐渐骄横的初夏时节,我们眼中的农户被一簇簇翠竹包围,金堂大道两旁一排排箭竹随风而浪,向你们点头哈腰,表示欢迎。你们已经到了竹韵悠悠的竹篙镇,也进入

  • 在田野上播种希望

    文/刘元兵

    前几天看到一条消息,曾经工作过十年,在此挥洒过青春和热血的蒲江,将承担“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全国农村改革试验任务,作为全国农村改革的实验样板,探索农业农村发展的路子,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在视频号里见到过的那对川农大高才生夫妇。正因为有这样一些新型农民在这片第

  • 你走了

    文/刘元兵

    你走了

    你飞走了

    带走了我的心

    一个踏实而又成熟的心被掏空

    留下一个僵尸般的躯壳

    你走了

    走得并不远

    好像带走了我的文字与心灵

    平时的距离也是百里

    可那心的距离就在眼前

    你走了

    不知何时飞回来

    不知你是否康健安好

    不知你

  • 青春从风岭村走过

    ——赵家沟的慢生活之二十二

    文/刘元兵

    从赵家沟前往广兴场,必须经过风岭村。

    打自己可以走路开始,我就从赵家沟出发,翻过寨子梁子,经过风岭村的沟陇,再翻几座山,然后等细小的腿肚子走软,就到广兴场了。村民们只要想交易自家的农产品,或者购买家里需要的油盐酱醋,都要去“赶

  • 滴在心上的雨

    文/刘元兵

    天老爷啊

    你是不是带着雨水

    去南方旅游了

    游一圈也该回来赵家沟看看了啊

    田地张开嘴巴

    白天,烤烈日

    夜间,望星空

    就像期盼自己的情人一样

    来一场甘露

    熬过了立夏

    在一个不经意的夜晚

    久别的雨,你被风儿撵了回来

    风儿将赵

  • 把春天关在书院

    ——赵家沟的慢生活之二十一

    文/刘元兵

    有一段时间没有到竹韵书院了,推开书院厚重的大门,浓浓的春天气息扑面而来。

    艳丽的花儿,翠绿的草,挺着嫩绿叶片的树木,还有顶着小白花的橘子树,胡豆大小的水蜜桃,映入眼帘。挤在一起,豌豆大小的一串串葡萄挂在还很弱小的枝头,向着秋天的

  • 文学路上一起走

    当霞光洒满额头,

    霜雪盖顶的时候,

    第二故乡那曾经帮扶过的大学生

    西来场手捧录取通知书,

    向我微笑的姑娘

    仿佛来到我的面前

    手中的文字在春风中缓缓打开

    你在成都漆黑的夜晚奔跑

    你从竹韵书院的书声中飘来

    你被复兴场那酸辣粉的味道熏陶

    像金鹅山

  • 二娃的医生梦

    ——赵家沟的慢生活之二十

    文/刘元兵

    “兵哥,在屋里冇有?”

    春天的竹韵书院洋溢着一派盎然的生机。玫瑰盛开芍药妖艳,就连向日葵都含着苞,像洗手太阳的光辉,一展美丽的脸容。正在书院打理花草的我,听到一个熟悉的喊声。从三楼往下望去,是我儿时伙伴二娃,满脸胡茬的二娃,身穿一件

  • 白云深处的水乡

    文/刘元兵

    进入甲子之年,岁月无情地给我雕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走过的路,经过的人,却让我越来越是清晰。因为书院学子雨萱的一篇文章,勾起了我对第二故乡的眷恋之情。于是,我放下朋友邀约我去远方的约誓,背上简单的行囊,带着一颗春心,回到了我的第二故乡—蒲江。

    作别蒲江已经二十载,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