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华甫

    桥德是我们六堡村牛厂寨的一位七十多岁老人。他的名字大概是因小时候他父母拿他去拜祭在桥上,或者是之前他父母按照我们东家人的习俗,架桥修路做好事才生了他,而取名叫“桥得”。

    然而在我的潜意识里总认为人如其名。就我所知他的一生,正如静卧在我们村山冲冷洼里的某一孔小桥,默默无闻在那里为人铺路

  • 我们六堡村的小人物系列散文

    通金先生

    赵华甫

    晚年的通金先生在我们村小学不远处守着一个小卖部,过着清贫的日子。我常常在下午放学后,到他的小卖部门前去坐坐。记忆中他一身清瘦,头发稀疏花白,戴着一副旧式眼镜,或粗布长衫或对襟短袄在小卖部站着,很有民国风范。乡村的小卖部客流不多,闲下来的时候,

  • 赵华甫

    我从乡政府主持召开的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脱贫工作会的会议室里出来,天上已是繁星点点……

    “要学习贯彻好十九大精神,结合当前实际,就是要全力以赴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请大家一定要把扶贫对象、致贫原因和扶贫措施搞准搞实,确保明年自己帮扶的贫困户退出贫困行列!”乡脱贫攻坚分队

  • 畲村趣话

    赵华甫

    1、老乡的要求

    有一回,我在一个抗旱救灾物资捐赠现场会采访,我们村受灾的农户来领救灾粮,一个老乡说:“现在政府好啊,我们遭受旱灾就给我们送粮送油,只可惜呀,没资助一只画眉给我养!”

    在场的人一听这话,大家都笑了!

    2、然贵领救济衣

    有一回,我们村里发救济衣,

  • 贵林接电话

    赵华甫

    小小说

    手机刚刚时兴的那阵子,贵林买得一部手机,可是没有人给他打电话。

    有一回,贵林去角冲寨子走亲戚,他把手机拿出来在亲戚面前摆弄,大家都很羡慕他,可惜半天没有人打电话进来。

    贵林无法,只好跑到外面背着大家,悄悄给我打电话,央求我给他打打个电话。

    我把电话

  • 我们六堡村的小人物系列散文

    春蛙

    赵华甫

    “春,看你黑的,给你一包洗衣粉回家洗洗,看你白不白?”我们六堡村的人常常这样拿春来开玩笑。

    春长得像他的祖辈、父辈一样,皮肤黑,眼睛鼓,嘴巴阔,但都是脑筋少,力气大,心地善良的人。听老人说,旧社会春的爷爷抬木板到凤山赶场,还没进场坝,就有客人

  • 我们六堡村的小人物系列散文

    小兵

    赵华甫

    小兵十八岁的那年,他的大哥去世了,嫂子正怀有身孕,寨邻老幼都劝小兵娶他的嫂子。

    我们东家人(1996年认定为畲族)有“小叔子填房”的习俗。哥哥去世了,成年的弟弟(俗称小叔子)可以娶寡居的嫂子,这是符合族规的事,可是小兵就是不愿意。嫂子只好含泪

  • 他选择在大山里坚守

    ——礼赞驻村第一书记

    赵华甫

    背上背包行囊,

    告别妻子儿女,

    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献给村里的扶贫事业。

    \

    没有朝九晚五,

    没有白天黑夜,

    只要村民需要,

    任何时候都是工作时间。

    \

    狂风暴雨来临时,

    他冲上第一线,

  • 金竹街道隆昌村光头寨是一个以畲族为主体的一个美丽寨子,位于麻江县城的东部,坐落于320国道旁,距离县城11公里,距凯里仅35公里,是一个交通便利、区位突出的自然村落。

    大家一定会好奇光头寨这个名字的由来。相传古时候,这里还不叫光头寨,但是寨里年轻力壮的畲族男人好摔跤比赛。古时候男人都留着长长的辫

  • 赵华甫

    河山杨梅熟了,红的、乌的、白的,斑斑点点,点缀在枝叶间,压弯了枝头。

    我们相约去河山采杨梅。河山不远,从县城出发,到官井往南走,过了坪山,放眼望去,只见层层青山之间,夹着一条小溪从山脚下环绕而过,山势挺拔,树木葱荣。贵州人喜欢把“溪”叫“河”,河山大概就是这样得名了。

    我们乘车沿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