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不知处
小说
赵华甫
县城学校开学的时候,老德一家搬进了县城。
那天下午,老福路过县城三小门口,刚巧遇到老德在学校门前接孙子。
老福问:“老德,在这里搞哪样?”
老德指着身边的孙子:“来接孙崽呢!”
“孙崽都这么大了,到这里来上学了?”老福说。
“嗯,七岁啦,上学
2018-12-30 21:21赵华甫
光阴似箭,转眼间六堡畲族女子学校撤并到隆昌中心学校已经6年多了。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办学历程,大部分我都经历过,回首往事,历历在目,终身难忘。
我是1992年正式到六堡畲族女子学校任教的,我在这里从一名代课教师成长为一名国家正式教师,1999年9月我主持学校工作,直至2012年2月学校撤
2018-08-12 18:00桐子花开
小说
●赵华甫
(△图片来源于百度)
清明时节,正是寨子后坡桐子花开的季节。
寨子的后坡,有很多桐子树。桐子树下,有一处荒冢。
清明时节,盛开的桐子花,在春风吹拂下,从树上飘洒下来,铺满坟头。桐子花花瓣,外白内红,把这荒冢铺成了“花冢”。
寨子上的老人挂亲路过“
2018-07-29 22:56西子湖畔,余杭塘边,春波碧草。
川黔甘浙,名家校长,汇聚一堂。
听专家论道,
谈教育公平。
探讨学校管理,
追逐无知少年。
一生只求一梦,
追寻美好教育。
2018-05-24 19:19赵华甫
细柳是蒲松林在《聊斋志异》中描写的众多女性之一,她因为腰细,身材轻捷袅娜,有人开玩笑地喊她叫细柳。
细柳从小聪明,识文断字,长大后嫁给世家大族子弟高生。成亲后夫妻恩爱。当时高生的前妻已经死了,留下一个儿子叫长福,当时五岁,细柳悉心照料,视如己出。细柳有时要回娘家,长福就大哭着要一起去
2018-04-30 23:10赵华甫
我的文学创作是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开始的。1991年我开始是在《贵州民族报》上发表散文,之后又有零星散文发表在《黔东南日报》上,都是写一些生活中的事。后来因为工作上的原因,只写一些新闻类的稿子,曾一度中断了散文创作。到了2005年,我的工作和生活相对稳定一些,才重提笔来写散文。近几年来,县
2018-04-29 18:34赵华甫
我工作的学校是畲族聚居的山村学校,过去为了促进女童入学,我们在山村的学校里就想尽办法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开设刺绣和畲族民间歌舞课,民族文化进校园在我们学校开展得有声有色,我们学校被列为全州第一批民族文化进校园学校。
在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同时,我感觉到民族文化在不断流失。作为山村里培
2018-04-24 08:11脱贫攻坚小说
闹
小说
赵华甫
“二马,春狗家和我家一样,都是一份责任地养三口人吃饭。我拼死拼活在外面打工,才盖起了房子,现在还欠五万的债。春狗可好,出门怕日晒雨淋,在家无所事事,还打点小牌,现在评上贫困户,吃的有低保兜底,住的由政府危房改造来保障,你说,你们这个政策是不是养懒汉?反
2018-03-03 15:29我们六堡村的小人物系列散文
新洲
赵华甫
今年过年,万家团圆的日子,我们六堡村的新洲无论如何也不回家过年了。
过去新洲每年都要回家过年的。即使在十年前的2008年——南方遭遇严重冰雪凝冻灾害的那一年,新洲也要和我们村在广西南宁打工的乡亲们一起,徒步从南宁过金城江,走都匀回家过年。尽管
2018-02-19 18:58赵华甫
高山有劲松,
凌寒意从容。
风雪晚来急,
笑傲丛林中!
马鞍山赏雪有感
县城公园马鞍山,
冰雪凝冻人迹罕。
人生美景如雪景,
若要欣赏向上攀。
(2018年1月27日)
2018-01-28 18:38-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