蕹菜是外来的水生植物品种,这是我在青少年时代就知道的。大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生产队养猪缺少青饲料,不知是谁弄来了蕹菜,把它们串在草绳上,放到河里养起来,等长大长多了,再捞起来喂猪。那些蕹菜在水里长的速度肯定比不上同时引进的水浮莲、水葫芦,我的印象中只在一个年头里见到过它们的踪影,作为喂猪用的青
2011-09-23 19:58上海西南农村婚嫁习俗9+1
2011-09-20 20:01黄金瓜是上海地区甜瓜的一个特色品种。它是有“籍贯”的。如去翻翻档案,上面明白写着“七宝黄金瓜”。说是七宝黄金瓜,也不是整个七宝地区到处都有,它只悄悄地出生、生长在七宝西南乡下头,也即东吴村、中华村这三尺地面上。东吴村和中华村地连着地,村连着村,水还能流过来流过去,30多年前同属七宝管辖。不知从什
2011-09-18 19:26- 2011-09-14 09:08
作秀于咸菜
咸菜有两类,一类是用青菜腌的,一类是用雪里蕻、芥菜腌的。虽是同为
咸菜,味道功用略有差别。腌好的雪里蕻生吃有点辣味,用它来炒肉丝、炒蛋,甚至放汤吃,都是别有风味,就是和上毛豆子烧,也是一碗地道的农家菜。芥菜根部的“蒲
2011-09-09 19:37原来是矮加西亚
那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事。那年春天,公社忽然号召绿化,大种其树,每个大队还有具体任务。一天,我们大队装回了很多树,除了乡土树种榉榆树外,还有大量的水杉。另有一种细细枝干上有小刺的树,过去在周围没有见到过。它有一个很怪的名字,用上海话来念,就是
2011-09-06 19:46我曾有过两根树扁担,一根短的,一根长的。之所以强调是树扁担——用树料做成的,是为区别另外一种前缀是“毛竹”的扁担,听名字就知道它是用毛竹做成的,那是专为女人们准备的。男人家到镇上的生产资料站去买扁担,旁人问买什么扁担,他一定会高声说:买根树扁担!倘使是为自家女
2011-09-04 19:59抱愧了,构树
在众多乡土树种中,构树绝对是布衣平民。它不像皂荚树那样高贵而神秘,也不像榉榆树那样伟岸而潇洒,更没有合欢树那样妩媚而动人。没有人垂青,没有人关注,也没有正式的落脚园地,它们至今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只能见缝插针,在人们遗忘或关注不到的角落里,悄悄地扎
2011-09-02 20:12“三抢”如火如荼。5天后的下午15:57要交立秋了,可生产队里还有六七十亩后季稻秧还没有插好。“三抢”者,每年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在全年高温季节里的抢收、抢种、抢管之简称也。尤其是抢种,时间要求极严,无论如何要赶在立秋之前把稻秧插好,一个时辰也耽搁不得的。立秋前插下的秧,亩产可收五六百斤,立秋
2011-09-01 13:42我原来一直在写作乡土散文,最近几年转到方言研究上来了,发表、出版的也是学术论文和专著,以致有朋友问我怎么转向了。这看似奇怪的事体,其实同文学创作一样,我仍然是在写自家熟悉的东西。我研究它,是因为熟悉它,进而想为家乡的方言做点事。
地处上海西南的家乡方言是吴语的一
2011-08-30 20:39-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