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专业技术论文
电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工业发展的血液,在各个行业领域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气专业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电气专业技术论文篇一
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方向)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为了满足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本文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分析为依据,结合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和学科课程体系的优点,建立了具有工作过程特征的课程体系,探索了课程体系建立的途径。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 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13
1 引言
以风电开发利用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河北张家口地区的并网容量达到了550万千瓦。在风电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风电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尽快培养专业人员满足新能源产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是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迫切任务。
通过风电生产企业走访,调查企业员工的专业背景和企业员工的工作岗位,发现从事风电行业的人员大多数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技术的学习背景。企业急需的人才素质要求与我校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示范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有很多相近之处,因此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方向进行调整,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尽快培养满足风电行业需要的人才。
2 课程体系的建立
2.1 把握的几个概念
课程体系是职业能力培养的载体,课程体系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保证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必须把握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过程”、“学科课程体系”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课程大纲编写内容。
2.2 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课程体系的建设基本思路是:通过企业行业专家走访、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讨,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工作岗位和岗位工作任务,同时结合岗位职业能力,完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通过实践专家讨论提炼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同时参照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和维修电工的国家职业标准形成课程体系。
2.3 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我校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有电气设备安装运行维护工作和从事企业供配电企业的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工作。对于风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等工作岗位属于供配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按照工作岗位,分析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好课程,同时兼顾职业能力分析。
2.4 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方向)课程体系
学科课程体系是按照学科系统化知识系统,按知识逻辑顺序排列课程,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但是缺少职业能力的培养,学习内容与职业联系不紧密。显然学科课程体系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以职业行为的工作过程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组织课程,真对性较强。由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施条件的限制,根据实际情况将二者有机结合,建立了课程体系。
整个课程体系按照课程的特点、课程在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分为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理论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工作过程特性的课程和集中实践的理论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英语、数学、体育等课程;工作过程特性的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PLC系统的编程与调试、供配电系统的维护、风力发电机的运行与维护等课程;集中实践的理论课程包括电力拖动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电机与拖动等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由独立实践课程、工作过程特性的课程和理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组成。独立实践课程包括金工实习、顶岗实习等综合实践课程;工作过程特性的课程是培养职业能力的主要课程;理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比如电子工艺实践、CAD实践等课程。
3 课程体系的特点
3.1 公共课程、职业课程交融互补的课程体系
公共课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公共课程是为职业课程服务的,可以将公共课程与职业课程有机结合,改变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认识。例如:将英语教学过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突出英语在专业课中的应用,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
3.2 将职业资格内容课程化的课程体系
将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证书考核的内容融合到专业课程之中,将职业资格内容课程化,并以课程方式进行组织教学。
3.3 以实践与理论交融的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针对性较强,培养的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但是目前的教学条件都是从学科课程体系发展而来,还不适应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要求。为此兼顾两种课程体系的优点,形成了实践与理论交融的课程体系。
3.4 具有工作过程特征的课程体系
根据课程的教学特点、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课程的教学条件,将职业核心课程确定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按照工作过程的六要素建立课程标准,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法实施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
3.5 以工作对象的结构开发课程的课程体系
由于新能源发展的起步较晚,可参考的资料少,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为依据,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素质满足风电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风力发电机的结构。根据风力发电机的结构涉及的知识开设了风力发电机的结构与维护课程,同时开设了新能源概述课程。
4 总结
依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岗位工作任务分析、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分析、岗位职业能力结合学科课程体系的优点,建立了具有工作过程特征的课程体系,为尽快培养满足新能源行业需要的人才,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
[3]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J].职教论坛,2005,(7).
[4]马树超.职业教育大发展需要新的理念和行动[J].教育发展研究,2005,(12).
作者简介:罗振成(1974-),河北迁西人,工学硕士,讲师,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技术、PLC技术,河北张家口 075000
张桂枝,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电气专业技术论文篇二
电气节能技术与电力新能源的发展应用
【摘 要】电气节能需要电气产业在大战略上在高科技节能技术上加大投入,积极推广相关产品,努力钻研前沿节能技术,培养电气节能领域的高素质人才,电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工业发展的血液,在各个行业领域中。电力资源消耗所占的比重最大。如何在电网输电等环节中把电能消耗降到最低;和开发利用新能源,是我国顺利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关键。电气节能需要电气产业在大战略上在高科技节能技术上加大投入,积极推广相关产品,努力钻研前沿节能技术,培养电气节能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电力节能;新能源;开发
1 电气节能措施
1.1 运用新型节能技术减少电能消耗
1.1.1 分布式供电技术
分布式供电是相对于集中式供电而言的,是指将发电系统以小规模(数千瓦至50MW的小型模块式)、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可独立地输出电、热或(和)冷能的系统。较传统的集中供电,分布式供电没有或者很低的输电损耗;另外分布式供电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既节能又环保。
1.1.2 电力蓄能节能技术
电力蓄能节能技术是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以中央空调蓄冷技术、中央空调余热回收蓄热技术、空气源热水热泵蓄热技术和电炉锅蓄热技术为代表的蓄能节能技术的应用,把电转换为其他能量储存起来,供需要的时候使用。电力蓄能节能技术,可把用电低谷时的电能转换成其他能量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释放使用,有效解决资源浪费问题.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
1.2 通过改造电气设备减少电能消耗
1.2.1 变压器的改造
推广使用低耗损变压器。在整个电网当中,为了适用不同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必须要用电压器将电压分级输入,大量的变压器的使用,必然造成总功率的损耗。因此将变压器的损耗降到最低是实现供电系统的节能措施之一。采用非晶合金铁芯的变压器。噪音低、损耗低,空载损耗是常规变压器的20%,而且维护简单,运行费用低,因此推广适用低耗损变压器可是有效降低总功损耗。
变压器参数优化。在传输电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择优选取最佳运行方式和调整负载,是降低变压器电能损失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加强供、用电科学管理。即可达到节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每台变压器其容量、电压等级、铁芯材质不同,所以有功功率的空载损失和短路损失,无功功率的空载消耗和额定负载消耗的参数各不相同。因此选择变压器的参数和优化变压器运行方式可以从分析变压器有功功率损失和损失率的负载特性入手。选择参数好的变压器和最佳组合参数的变压器运行,可以降低能耗损失,达到节能目的。
1.2.2 优化电网配置
在电网中通常会有大量无功电流,这直接导致线路损耗增大,变压器利用率降低,用户电压不稳定。无功补偿是利用技术措施降低线路损耗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做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无功补偿优化是通过凋整电网中无功电流的分布,从而达到降低网络的有功功率损耗,并使电压水平保持最好的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高压无功补偿技术方面,开发出的新型低压和高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已经研制成功并应用到大中小型变电所。新型动态补偿装置,计算机系统控制,实现了无接点化.不产生谐波,无合闸同流;同时有效减小电压闪变和防止系统振荡。并可分相补偿.从而达到减少电网能量消耗,提高供电质量的效果。
1.2.3 降低线路损耗
当电能传输时,在电路网络中就产生功率损耗,一般来说,其与线路的长度和负载的大小相关联。因此,应当尽量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导线的电阻,从而降低其损耗。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线路路径的选择要合理。为减小导线长度,线路尽可能不走弯路,尽量走直线:②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导线的截面积大小的确定应根据电流指标与经济条件来确定。对于线路较长的电路,在满足电流以及电压降要求的情况下,可使导线的截面积加大1~2级:③合理确定电气用房所在的位置。其遵守的基本原理就是尽量减小供电路径。
1.2.4 空调系统的节能
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至少占建筑总能耗的50%以上,系统节能潜力巨大。具体应遵循一下原则:机电设备启停优化控制;变风量、变流量系统最优控制:冬夏季部分负荷时水泵分设控制:与冰蓄冷相结合的低温送风系统控制:参数设定节能控制,包括温度标准设定、焓值控制、利用室内C02浓度控制新风量等。
2 电力新能源的开发
面对当今国际社会严峻的能源形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把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新能源产业目前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预计到2015年所规划的新能源提供的电力、热水和燃气终端能源产品的总量将达到4300万吨标准煤,并将直接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明显的环境效益。新能源的发展现状有机遇更有挑战,技术与经济问题并存。
2.1 风能
就风电而言,我国规划的风电基地所在地区电网规模偏小,需要依托更高电压等级、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因而由此带来了复杂的电网技术和经济问题。大规模发展风力发电,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系统调峰调频问题。目前,我国平均峰谷差约为30%,部分地区达40%,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大:而系统调峰主要依靠煤电。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将使得系统调峰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2.2 太阳能
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也亟待社会的支持。以天和家园太阳能试点工程为例,若要收回投资成本,则每千瓦时上网电价应高于3元,远远高于煤电的上网电价:如按现行居民用电价计算,收回投资成本需100年以上。虽然我国光伏产业产品组装能力跻身世界前三,但晶体硅提纯、铸锭切片、逆变控制等核心技术却被国外垄断。中国的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知识产权掌握度不高,实质上是受制于国外研发企业为其“代工”。虽然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形势总体上良好,但其事业起步晚、发展快,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标准体系不够健全,与电网及其他电源的发展不够协调。
2.3 大力发展新能源有助于共建和谐社会
(1)大力发展新能源可以解决能源危机、缓解运输紧张局面。即使新能源短期内难以占据能源市场的主要份额,但却可以很大程度减轻用电压力,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电煤紧张的局面,不会出现为了抢运电煤中断其他货物的运输造成的运输紧张。
(2)大力发展新能源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新能源的迅速崛起将使人们对化石能源需求一定程度上减少,小煤窑的开采就会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会降低。火力发电对大气的污染也会减轻。
(3)大力发展新能源可以减低通货膨胀。新能源作为能源的重要提供者后,对传统能源如煤、石油的需求就会大幅降低,煤和石油的紧缺情况会得到改善:一旦煤的价格下降,电力的价格就会下降,工业产品价格就会下降。随之许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也可能下降。
3 结语
我国目前主要还是火电和水力发电为主,消耗的电能很大,而且也存在着一定的环保问题,这就要求电气产业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就要考虑降各种主流电能开发方式的效益,采取一系列实用措施来降低能耗。在进行电气节能的同时,前提还是要保证能源的供应能够满足实际需要,不能单纯地追求降低能源损耗而损害了集体利益。作为电气产业的工作人员,需要认真研究电气节能的新技术、(下转第61页)(上接第88页)新方法,努力为我国电气节能和新能源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晓英,张晓路.浅析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J].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0,7.
[2]王争.变革:节能从方案设计开始――建筑方案的节能设计[J].安家,2009,08.
[3]夏逸平,夏禹,华雪.绿色节能建筑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03.
电气专业技术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