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_过年贴春联的意义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到春节,我们会看到家家户户都开始贴春联,那么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下面小编分享了过年贴春联的意义,一起来看看吧。
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春联的起源还要从桃符说起。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来,民间在春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这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
到了五代的时候,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一联,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王安石诗中就写过:“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
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贴春联表达美好期盼
如果从秦汉开始计算,中国贴春联的历史已有两千年,那么为什么中国百姓对贴春联一直情有独钟呢?这就涉及到中国百姓传统的思维观念问题。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个乐观的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祈盼未来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贴春联恰好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
他们借助于春联表达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欢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厚望。在他们的传统的观念里,一年中有个好的开端是最惬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节就通过贴春联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
同时中国人民过春节很讲究喜庆、吉利、热闹,吃好的,喝好的,放鞭炮,走亲访友等都是喜庆心理的反映,而贴春联恰恰是强化人们的喜庆心理和渲染气氛的一种外在的手段。
贴春联有讲究
关于春联还有很多讲究。据说桃木是红色的,红色可以辟邪,象征吉祥,所以后来的春联都是用红纸书写。除此之外,春联还有一些讲究,比如,门心、框对、春条、斗方等都有要求,这比原来的桃符有了很大的进步,它不再是单纯的将画像画于桃符上,而是将自己对来年的美好心愿写在纸上表达出来。
贴春联也有很多讲究,若是贴得不当,就会被人笑话。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另一种是常用的贴法。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若是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就不太文明。
春联正确的贴法
(一)正确的贴法
对联的贴法,众所周知,一般是贴在大门两旁,这个绝对是千古不变的习俗和正确做法。但这个习俗做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有些人却偏偏会贴错。因为平时在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将对联贴在出入阳台左右的两侧墙上。这肯定不正确,这与有些人认为,一间屋以阳台为朝向有关。如果贴在阳台,而大门没有贴,风水学上叫“主次不分”。在平时的生活中,工作容易被人叼难!并且,很多机会出现了,往往把握不住,都和类似的这些细节有关。
(二)正确分清上联和下联
对联的博大精深之处,就是因为对联本身的原则和规律。所以,贴对联时,最重要的事除了贴的位置相当重要之外,这个上联和下联不能贴错和调乱,也是要注意的步骤。如果你一不小心,将上联和下联贴错了。那么,你极有可能在新的一年里,容易做错事,容易与人发生争执,甚至家庭内部矛盾口舌不断,类似“贴错门神”的意思。
(三)挥春不能乱贴
一般挥春要贴在“靠”的位置上,这个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背后的意思,例如应当贴在客厅的背后,或是你坐的沙发的背后,或是房间的背后的墙上。还有一种贴法,就是贴在两侧。一般挥春贴在墙上,或门头顶上。如果贴在门头顶上,数量要以奇数为吉利;如果贴在墙上,挥春以双数为吉利。
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_过年贴春联的意义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