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海棠的养殖方法
臭海棠,别名洋绣球,原产南非,是多年生的草本花卉。可大家了解它是怎么养殖的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臭海棠的养殖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臭海棠的养殖方法:
光照与温度
喜阳光,除夏季炎热太阳光很强,需要遮荫或放往室内,避免阳光直射外,其他时间均应该接受充足的日光照射,每日至少要有4小时的日光照,这样才能保持终年开花。若光照不足,长期生长在庇荫的地方,植株易徒长,减少花芽分化。适宜生长温度16-24℃,以春、秋季气候凉爽生长最为旺盛。冬季应入温室,温度应保持白天15℃左右,夜间不低于8℃,并且保证有充足的光照,仍可继续生长开花。
浇水与施肥
生长期要加强水肥管理。每月施2-3次稀薄液肥,在花芽分化后,应增加施入磷、钾肥。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偏干状态,不能缺水干旱,否则叶片发黄脱落,影响生长和观赏价值;但也不能浇水过多,土壤过湿,否则会使植株徒长,影响花芽分化,开花少,甚至使根部腐烂死亡。浇水应掌握不干不浇、浇要浇透的原则。夏季气温高,植株进入休眠,应控制浇水,停止施肥。
整形修剪
为使植株冠形丰满紧凑,应从小苗开始进行整形修剪。一般苗高10厘米时摘心,促发新枝。待新枝长出后还要摘心1-2次,直到形成满意的株形。花开于枝顶端,每次开花后都要及时摘花修剪,促发新枝不断、开花不绝,一般在早春、初复和秋后进行修剪3次。 臭海棠是家庭中普遍栽植的花、叶兼赏花卉,也是布置花坛、花径的好材料。由于它生长迅速,每年都要修剪整形。一般每年至少对植株修剪3次。第一次在3月份,主要是疏枝;第二次在5月份,剪除已谢花朵及过密枝条;立秋后进行第三次修剪,主要是整形。
臭海棠的栽培管理:
【位置】:臭海棠喜好有充足日光的东面或南面窗台,秋冬在全日、半日照的地点生长良好,也适合当作花坛植物。放在室内者则要有散射光,否则落花、落叶很快。
【土壤】:市售培养土或是疏松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为佳。
【水分】:秋冬季1-2天浇一次水即可,但阳光普照的日子最好每天浇水一次,尤其是植株生长茂盛时,叶片多且蒸发速度快,必须注意补充足够水分。
【日照】:臭海棠喜欢充足的光线,秋冬季可在全日照或半日照下生长良好,开花期可室内明亮处欣赏,但若光度不够很容易会有下位叶黄化及落叶、落花的现象发生。
【温度】:生长适温在15-25℃,不耐高温,并不适合夏天生长。
【肥料】:应在培养土里混全基肥,进入花期时约1-2星期施用液太肥。
【照顾】:家庭园艺多是购自花市,您可以买三棵种在大花箱中,然后放在窗台上,或是直接种在窗台花里,只要您没忘记灌溉,几星期后,您家的窗台将是醉人的地方。
臭海棠苗高12~15厘米时进行摘心,促使产生侧枝。盛夏高温时,严格控制浇水,否则半休眠状态的臭海棠如盆土过湿,叶片常发黄脱落。茎叶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但氮肥不宜施用太多。茎叶过于繁殖,需停止施肥,并适当摘去部分叶片,有利于开花。花芽形成期,每2周加施1次磷肥。或“卉友”15-15-30盆花专用肥。为了控制挖株高度,达到花大色艳的目的,除选择矮生臭海棠品种以外,生长调节物质的应用十分重要。当臭海棠定植于12厘米或15厘米盆后2周,可用0.15%矮壮素或比久喷洒叶面,每周1次,喷洒2次,每天光照14~18小时,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臭海棠的高度,提供优质的商品盆花。
花谢后应立即摘去花枝,以免消耗养分,有利于新花枝的发育和开花。一般盆栽3~4年老株需要重新进行更新。冬春花期,应放阳光充足处,否则叶片易下垂转黄。雨雪天增加人工辅助光照,对开花更为理想。
冬季管理
臭海棠喜温怕寒,冬季应特别注意做好防寒防冻。在北方地区莳养臭海棠,应在霜降到来时把盆株移至室内,放在向阳的窗前,使其充分接受光照。若光照不足,植株容易徒长,影响花芽的形成,甚至已形成的花蕾也会因光照不足而枯萎。如果在南方,也应在立冬过后将盆株移到避风保暖向阳处,既便于盆花多晒太阳,又便于躲避风寒。室内温度应保持日温15℃至20℃,夜间不低于10℃。在温度过低的环境里植株长势弱,不利于花芽分化,开花少,甚至不开花,但温度高于25℃的环境对其生长、开花也不利。臭海棠喜旱怕湿,故日常浇水要适量,冬季更不可天天浇,即使干燥天气里,一般也要五至七天浇一次水,保持盆土偏干略见湿即可。浇水过多会引起叶片发黄脱落,从而影响开花,甚至造成烂根而死亡。不过,经常用清水喷洒叶面,保持叶面清洁,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若要使臭海棠连续开花,则需要供给充足的养分,一般应每隔10天左右追施稀薄液肥一次,可用豆饼、蹄片、鱼腥水混合配制,待发酵后加水使用,也可使用花店出售的复合化肥,每次只用3至5片。臭海棠分枝较多,为促进其多开花,要对植株进行多次摘心,促其多分枝,多孕蕾。花谢后要及时剪去残花,剪掉过密或细弱的枝条,以免消耗养分。但是,隆冬时节,不宜重剪。
臭海棠的病虫害防治:
细菌性叶斑病
【分布】江苏、浙江等地。
【症状】叶片病害发生初期在叶背出现水渍状小斑,2-3天后病斑略下陷,为褐色小斑点,针尖大小,圆形或不规则形,以后逐渐扩大为暗褐色或赤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直径1.5~3.0毫米,病斑稍有轮纹,边缘周围有褪色区,在一叶片上可发生很多斑点,特别是在下部较老的叶上,斑点更多。病斑扩大逐渐连合在一起,叶脉和叶柄也变褐,使叶片大部分死亡;茎杆症状称谓黑腐,病茎和枝条的维管束褐色到黑色,此时,茎杆上的叶片枯萎,呈多角形坏死症状,随后细菌侵染髓部及皮层,仪枝条顶端尚有几个叶簇,茎杆整个变黑、皱缩和腐烂。插条受害时不能生根,并由基部向上慢慢腐烂,叶枯萎,呈多角形坏死。
【病原】病原为细菌,是由真细菌纲、真细菌目、黄单胞杆菌属的野油菜黄单胞菌臭海棠致病变种(Xanthomonascampestrispv.pelargoni),顶端圆形,杆状,单鞭毛端生。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27℃,最低1℃,致死温度为51-51.5℃。
【发病规律】细菌可借插条、接触、飞溅水滴传播,种子有可能带菌传播;在潮湿的土壤中病菌能存活3个月;温室栽培过密、生长迅速时易病重,植株下部老叶病重,温暖湿润时病重;高氮、高磷和低钙有利于发病,高钾、低磷、高钙、症状受到抑制。臭海棠的不同种和品种在抗病性上存在差异,臭海棠品种中大花臭海棠是高度抗病的,香叶臭海棠是中度抗病的,盾叶臭海棠是高度感病的。垅牛儿苗科的有些植物是无症带菌者。
【防治方法】
(1) 园艺防治:植株间要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高;不直接对植株喷浇水,以免飞溅的水滴传病;不在病株上选取插条摘除所有病叶、病枝,避免带菌土壤沾污叶片。病土要集中处理,必要时对土壤、花盆进行灭菌处理。病菌能在繁殖床上的土中存活,应避免将病土溅到健株上。每隔10-15天,喷1次1%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2) 药剂防治:喷施农用链霉素1000单位,或试用14%胶胺铜300倍液,或50%消菌灵1000倍液。
(3) 彻底清除所有病株和病残体。花盆和种植台、工具用10%漂白粉液浸洗消毒,土壤用2%福尔马林液消毒,或另换新土。采用无病种苗。
(4) 发病前后可喷洒1%波尔多液或(500-1000)×0.000001农用链霉素,连续数次。
臭海棠的养殖方法的评论条评论